当前位置:情欲小说>高辣小说>风雨大宋> 第282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2章(2 / 5)

别前面已经讲过了。军队是打仗的,指挥官的地位更高,自然是应有之意。也就是在军中,指挥官自成体系,除非特殊,其他体系的庶务官不能为指挥官。反过来,指挥官则可以为庶务官。换句话说,指挥官的更高的要求,也有更高的地位。”

王拱辰听了道:“原来如此。河曲路军中,一直不许其他官员包括监军,染指指挥。哪怕监军可以临阵换将,也只能换下一级的指挥官上来,

是这个原因。朝中大臣对此颇有微词,认为官高一级,战时反而可能听命于官职低于自己的指挥官,乱了上下。”

杜中宵道:“因为旧的军中行阶级法,才会乱了上下。河曲路军中不行阶级法,要专业化,当然就是如此了。指挥官自成体系,由庶务官来进行指挥,就会乱了体系。”

这些其实都是这时文官体系的组织原则,杜中宵只是进行了专业化分类。军官大类分指挥官和庶务官,指挥官自成体系,培养、晋升,都有单独的渠道。与之相对应的,是大量非指挥的权力,分到了庶务官系统当中。这两个体系,对应着朝廷的枢密院和三衙。枢密院以指挥官体系为核心,三衙则以庶务官体系为核心。也就是帅臣,从一路之帅,一级一级延伸到了各个级别。

这样的组织原则与战斗力的关系不大,而是为了稳定。便于朝廷控制军队,也使指挥官的职权少受干扰。组织原则不变,能够长久地保持战斗力,最起码维持一个比较低的战斗力下限。受到刺激,哪怕一时战斗力下降,也可以快速恢复。

历史上战斗力强的军队,未必就有义军的性质,也未必有什么政治原则,更未必有组织原则。各种原因凑在一起,强盗同样可以横扫天下,这没有什么奇的。

灭亡大宋的蒙古人,铁骑纵横数万里,神挡杀神,佛挡灭佛,武功之盛,古今中外罕有其比。洋人横行天下的时候,同样不是文明之师,甚至是藏污纳垢之地,只要敌人打不过他们就可以。

不过,没有政治原则,没有文化根基,千年之后,蒙古人只剩下能歌善舞。保有狭小一域,只是两个大国不愿离得太近,别人的恩赐而已。曾经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及其他几个横行一时的欧洲小国,不过数百年,吞下去的全部吐了出来,就连自己的本土,也整合不了。

为什么?是人民。他们压迫了人民,人民抛弃了他们。

武进士

天章阁里,赵祯来回踱步,不时看一眼旁边案几上的字。十几幅字摆在上面,写着的,正是河曲路军城中各个军校的标语。王拱辰回到京城,面禀之后,今天赵祯招集了几位翰林学士到天章阁议事。

翰林学士正常编制六人,资历最久的一人为翰林学士承旨,地位最高,此时为曾公亮。其余在学士院供职的,除了本官是中书舍人外,带知制诰。如果在外供职,则不带知制诰,翰林学士实际是职名。

此时在学士院任职的翰林学士四人,孙抃有事,今夜由曾公亮、王拱辰和赵概在旁。

踱了好一会步,赵祯指着案几上摆在一起的步兵学校里的几幅标语,对侍立在侧的三人道:“步兵校里的这些,言语浅近,多用怪词,诸卿如何看?”

王拱辰道:“陛下,这些立在校里的牌子与马、炮两校相比,确实浅近些。微臣以为,河曲路军校中选学员,步兵校里的人相对识字少些,又少读书,故言语浅显。”

赵祯点了点头,又道:“那这些怪词又是怎么一回事?读起来甚不顺口。”

王拱辰道:“杜节帅是白起建起来的营田厢军,依着军中枪炮用法,一切草创。这些怪词多是在编练营田厢军时,习以为常,最后沿用下来。”

曾公亮道:“营田厢军本是河边拉纤之人,终日劳苦,不识诗书。编练新军时,其中读书识字稍有知识的,又选到马、炮两军中去了。剩下在步军的这些人,大多识不了几个字,惯常就用俗语俗字。”

赵祯点了点头,又到案前看了一会,道:“杜太保诸般都好,听说闲时也喜读书,可作赋写文章的本事,着实让人一言难尽。其余两校在路边立些警语,让在里面学习的人时时警醒,此是好事。惟有步兵校里这些,看着透出一股怪味。诸位得闲,能帮着改一改最好。”

王拱辰捧笏:“陛下,微臣在河曲路的时候,也试着想改掉这些。可不管用什么新词,改成什么样的句子,都失了原来本意。微臣以为,河曲路军校出来的军官,天生带着这股怪气。这不是坏事,正是他们的这种怪气,才特别能打,与其他军官不同。”

赵祯站在案前,看了一会,道:“军中警语,言简意赅,虽然简单明了,应该查之有据才是。你们看这些,于古籍中无据,语句甚是浅俗,意思也难让人理解。”

王拱辰道:“河曲路时,微臣问过杜节帅。节帅言,当时随州编练新军时,一切草创,什么都是从头开始。不只是不知规制,军中也无合适军官,当时为了尽快成军,用的是这个办法。即不断地招营田厢军到军中应役,一边学一边练,一边考。考的内容是平时学与练时总结出来的,有用的留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