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着上面的棋盘看了半晌,忽然道:若是咱们家八丫头还活着,差不多也是这个岁数。视线在宋致群的脸缓缓划过,你是她伯父,晓得侄女不在世后,心里难过,有些多虑,那也寻常。
&esp;&esp;虽然母亲语调平稳,但宋致群却觉身上有冷汗涔涔而下,赶紧垂下头,低声道:母亲说的是。
&esp;&esp;棋盘上头挂着一幅字,粗笔浓墨,写着落子无悔四个大字。
&esp;&esp;谭太君默然半晌,再开口时,声音却变得温和了一些:这也怪不得你,我在家里,也听人说起过,外面的人,门派多是依着山川取的,寒山那般大,有人想到了一块去,又有什么了不起的。
&esp;&esp;其实宋致群也觉得自己的猜测不大可能,听见母亲如此分析,安心之余,也有些怅然。
&esp;&esp;在他看来,任凭外面哪里,自然都不如江州好,若是那孩子性子不那么倔强,留在家里,由人伺候着长大,不也舒服得很么?
&esp;&esp;宋致群对那个八侄女了解不多,只猜想她母家应该已经没人在了,就算还有人活着,也和寒山派那样的隐世大派扯不上关系,他早就打听过,江湖上那些少年成名的高手,都是从小开始习武,半路出家的,就算想有一番成就,少说也得过上五六年之后。
&esp;&esp;谭太君忽然伸出右手,轻轻搭在儿子的手背上:生长在建京里的人家,私底下再如何心狠,总是你能料想得到的,但自外面来得人却又是一番脾气,一旦行差踏错,惹上了他们,那谁也救你不得,你平日在外头奔走,千万要仔细!
&esp;&esp;宋致群垂首听训:是。
&esp;&esp;谭太君闭了闭眼。
&esp;&esp;她晓得隔墙有耳,但对那些武林中人来说,若是有意探听什么,纵然隔着十道墙,也能将别人的话听得清清楚楚,有些内家高手,甚至能听见数里之外的虫蚁活动声响。
&esp;&esp;——何等可怕的江湖人。
&esp;&esp;尤其是里头的轻功高手,行动时轻若拂风,来去无踪,对普通人而言,那些人可能就在身边,却无法感受得到。
&esp;&esp;一旦想到自己周围的空气里,或许存在着一双双看不见的眼睛跟耳朵,谭太君便觉得胸口处窒息般的沉闷。
&esp;&esp;曾经有外放的官员,本来雄心壮志要做出一番事业,某天三更时分忽的惊醒,发现自己头皮生凉,原来是被人无声无息地割走了满头头发。
&esp;&esp;大夏继承了前朝的许多财富,也继承了前朝留下的敌意。
&esp;&esp;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esp;&esp;当日的武林盟主写了一封信,覆巢之下无完卵,传阅各州,表示若是朝廷覆灭,百姓遭殃,他们武林人士也不可幸免,那些江湖好汉们才稍稍收敛了行径。
&esp;&esp;此后江州这边总算找到了一点喘息的机会,朝廷先是招揽高手进入六扇门,然后设立沉命司,再到后来的护国寺跟天下阁,总算有了一定的自保之力。
&esp;&esp;谭太君想,幸好这样的高手并不太多,而且据说,习武之人的成就跟根骨有关,其中根骨上佳之人,一千个里也挑不出一个来,无论在哪个门派,培养一个高手都要花费海量心力,其中许多人因为武力高强,行事风格也多半冲动鲁莽,尤其容易折损在私斗上头。
&esp;&esp;谭太君:宋家上下数百口人,你也快到了为人祖父的年纪,更要小心谨慎,这次的差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esp;&esp;宋致群知道母亲是在告诫他,江湖人中诡谲莫测,此后关于宋八姑娘跟寒山派的事情,万万不可再提起,就算是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不能宣之于口。
&esp;&esp;他想,虽然传言中的掖州王与宋八十有八九并无关系,但怕就怕那一点疑心,万一惹得旁人生疑,把自己捉去严加拷问,事后陛下纵然派人惩戒了那些江湖中的莽汉,于宋家又有何益?
&esp;&esp;除此之外,宋致群还有一点自己都未曾深想的顾虑,倘若掖州王当真是宋八姑娘本人,宋家这边也并没有影响对方的能力跟立场,与其追根究底,不若保持距离。
&esp;&esp;谭太君因为早年的一些旧事,一向不喜江湖人士,今天已经说得太多,加上天色已晚,宋致群便知趣地起身告退。
&esp;&esp;
&esp;&esp;当日朝廷有意笼络鱼叟一脉,特特将芳在馆赐给北陵侯居住,又以担心北陵侯无人照顾为借口,拨去了许多仆役,这其中有没有点探听消息的想法,外人自然不得而知,但从后果上看,应该没能成功——毕竟很多人都知道,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檀无栾本人都基本停留在郊外的白枫坞中,过着类似于武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