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葬花天气
&esp;&esp;三载悠悠魂梦杳
&esp;&esp;是梦久应醒矣
&esp;&esp;料也觉、人间无味
&esp;&esp;不及夜台尘土隔
&esp;&esp;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esp;&esp;钗钿约,竟抛弃
&esp;&esp;重泉若有双鱼寄
&esp;&esp;好知他、年来苦乐
&esp;&esp;与谁相倚
&esp;&esp;我自中宵成转侧
&esp;&esp;忍听湘弦重理
&esp;&esp;待结个、他生知已
&esp;&esp;还怕两人俱薄命
&esp;&esp;再缘悭、剩月零风里
&esp;&esp;清泪尽,纸灰起”
&esp;&esp;一曲《金缕曲》,道尽了对亡故之人的思念。本是纳兰性德悼念亡妻所作,却是柔情悱恻,更似女子手笔,情深意切,相思之苦,泪尽死灰。
&esp;&esp;岂不闻,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esp;&esp;郑智用这一曲来表达妻子对于马革裹尸的丈夫心中思念,实在恰到好处。
&esp;&esp;赵缨络已然听得潸然泪下,一股愁情,阴阳相思。如此感情最动少女心思。
&esp;&esp;赵佶听完,一口长叹,问道:“当真是你麾下军汉之妻所作?”
&esp;&esp;“军汉战死沙场,未亡人肝肠寸断。臣每见此情此景,无不动容落泪。何人所作又有何妨?”郑智答道。
&esp;&esp;百姓疾苦,从来不出汴梁半步的赵佶又哪里知晓。郑智便是要说与这个才子去听,用文人的方式与之述说。
&esp;&esp;“好词,绝妙好词!朕深知百姓疾苦,奈何家国事业未晋,北方强敌环伺,兵事也是无可奈何。待得收复燕云,成就太平盛世,百姓便可安享天伦。”赵佶心中显然也有所感,但是虽说深知百姓疾苦,却是他又哪里真知百姓之苦。
&esp;&esp;“陛下,兵事无奈,却是这些出生入死的军汉不能弃之如敝履啊,如此太过寒心。”郑智终究还是要表达这个意思。
&esp;&esp;赵佶此时也听懂了,看着郑智,眉头微皱,答道:“郑卿用心良苦,朕已知晓了。此词极佳,且唤伶人来唱。”
&esp;&esp;郑智听得赵佶话语,直感觉一股寒意,如之奈何?
&esp;&esp;赵缨络听得话语,擦拭一下双颊泪水,开口道:“父皇,便不请伶人了,儿臣来唱吧。儿臣头前恰巧学了苏学士《乳燕飞》的音律。”
&esp;&esp;《金缕曲》这个词牌,最早收录《东坡乐府》,便是苏轼的词最早开始传世,本来名叫《贺新郎》,因为苏轼的《贺新郎》之中有一句“乳燕飞”。这个词牌名又称《乳燕飞华屋》。当朝翰林学士叶梦得又填这首词牌,里面一句“谁为我唱金缕”。这个词牌便又称作《金缕曲》。
&esp;&esp;“璎珞来唱极好,朕也听听璎珞琴艺与唱腔有没有长进。”赵佶倒是欣喜,有这么一个女儿,也是赵佶的享受。
&esp;&esp;郑智站在一个军人的角度考虑许多事情,也背出了这一首词作,此时对赵佶大概也是死了心。并没有多少欣赏公主唱曲的心情。
&esp;&esp;梁师成安排好案几瑶琴。赵缨络便开始抚琴唱曲,技艺也是不差,只是少了曲中那一份极致的哀愁。没有真正感受的哀愁,终归达不到动人的效果。
&esp;&esp;赵缨络边唱便去看郑智,郑智却是没有丝毫感受。
&esp;&esp;一曲唱罢,赵佶提笔手书,把词句写在了宣纸之上,印章几处,随即递给了赵缨络,开口笑道:“璎珞弹唱技艺见长,朕便把这词赏给你了。”
&esp;&esp;“多谢父皇。”赵缨络接过词作,开口又问:“父皇赏赐之物,儿臣可不可以转送他人?”
&esp;&esp;说话间赵缨络还偷偷看的郑智几眼。
&esp;&esp;“赏赐给你了便是你的了,你想送谁便送吧。”说话间赵佶把印章往怀中收去。
&esp;&esp;“儿臣想把这副词作转送给郑智,此曲本是他所作,送给他正好。”赵缨络接着说道。
&esp;&esp;说话间,赵缨络拿着这幅瘦金体的好字走到郑智面前,递了过去。
&esp;&esp;郑智接过之后开口道:“多谢帝姬殿下。”
&esp;&esp;郑智一句多谢,赵缨络莞尔一笑,回到座位上坐好。
&esp;&esp;郑智便也不想多待,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