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不惜用尽手段权谋,没什么不敢干的……但假如所有人都是这样,这天下还能称之为天下吗?还能有盛世繁华吗?
&esp;&esp;所谓看山是山这是第一境界,看山不是山只是第二层境界,上面还有一个看山还是山呢!
&esp;&esp;固然史册人物,不尽完美,但也绝不是一无是处。
&esp;&esp;至少王宁安,还有政事堂的诸公,包括千千万万的学者,新政学会的成员……大家都在思考着,自身的利益当然要顾及,但是天下长治久安,永远富强昌盛,更是大家的追求。
&esp;&esp;永远自私自利的老文,是不会相信有正能量的,所以他很凄惨,比他更惨的是理学!
&esp;&esp;先是抓了15人,接着以这些人作为突破口,还有邵庸的供状,一共牵连到了70多人,可以说,在京的理学议政卿,几乎一扫而光。
&esp;&esp;杨时也没有跑掉,直接被抓了。
&esp;&esp;“你们怎么能胡来?我们是议政卿,背负百姓重托,随便抓我们,不怕万民之怒吗?”
&esp;&esp;面对杨时的咆哮,蔡京只是淡然一笑,“现在想起百姓了,你们和叛贼勾结,给他们送枪送饷,助长叛贼势力,弄得海外贸易断绝,我大宋粮价飞涨,人心惶惶。那时候,你们怎么不想想,自己肩上的责任!”
&esp;&esp;“你!你胡说!”杨时明显语气慌乱了,他当然亏心,理学在海外有着庞大的势力,没有他们煽动,各个殖民地不会一起闹事,更不会想到抵制大宋的货币,切断贸易这种损招。
&esp;&esp;杨时觉得有天竺在前面撑着,朝廷顾及不到他们,可结果呢,天竺迅速被摆平,接着他们又把希望放在请愿团上面。
&esp;&esp;借着拥立王宁安,转移焦点,最好引起君臣冲突,他们又能坐山观虎斗。
&esp;&esp;只是想不到,所谓的妙计,一招不如一招。
&esp;&esp;这回人家直接拿人了!
&esp;&esp;也太大胆了!
&esp;&esp;杨时觉得自己还算是人物,朝廷这么干,置议政会议于何地、难道就没人站出来说句公道话吗?
&esp;&esp;他还真想多了,经过短暂的混乱之后,各地的大员,有份量的学者,几乎同时发声,他们把矛头对准了金融集团,对准了请愿团!
&esp;&esp;本来这二者分开的话,还不好对付,但是谁让他们勾结到了一起,妄图制造更大的压力!这就是取死有道了。
&esp;&esp;……
&esp;&esp;文相公正给儿子分析情况,他的话可谓是鞭辟入里。
&esp;&esp;“假如只是请愿团,拥立王宁安登基,他还真不好下手,轻了不是,重了不是,往自己身上割肉,这是最难的。可现在金融势力搅进来,反而给了他充足的借口。”
&esp;&esp;文及甫惊讶道:“爹,他们是想把金融势力的罪过,栽给请愿团?”
&esp;&esp;“仅仅如此就好了!假如为父坐在王宁安的位置,恐怕还会把请愿团的罪,安到金融势力上面,双方全都变得人不人鬼不鬼,朝廷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这回你爹可是真糊涂了!走了一步最错的棋啊!”
&esp;&esp;文彦博指天骂地,后悔不跌。
&esp;&esp;王宁安清理金融势力,遇到了很大阻力,也有不少人同情他们,舆论上还有很强烈的声音,不然也没法推出张方平,狂喷王宁安了。
&esp;&esp;同样的,请愿团也很有民间基础,许多人都单纯觉得,秦王做了这么多事情,对天下有恩,支持他当皇帝,没什么不好。
&esp;&esp;无论是单纯整顿金融,还是单纯处理请愿团,都会遇到麻烦。
&esp;&esp;按理说两个麻烦一起来,岂不是一加一大于二吗?让王宁安更头疼吗?
&esp;&esp;可实际上呢?
&esp;&esp;恰恰相反!
&esp;&esp;这两个是正负1凑到了一起,直接自我消耗了。
&esp;&esp;请愿团勾结金融势力,勾结叛军,那就证明他们不是为了拥立秦王,不是真心为了天下苍生好,而是为了扰乱大宋江山,既然初衷就不对,他们的主张也就一钱不值,甚至受到了支持王宁安的商民百姓的唾弃。
&esp;&esp;请愿团从各方热衷的宠儿,一夜之间,变成了没人要的野孩子,金主不出钱,普通成员纷纷作鸟兽散,起来的多快,倒下去的就多快!
&esp;&esp;至于金融势力结合请愿团,则是表明他们要造反谋逆,夺取赵宋江山,居心叵测,更加该死!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