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看着两天没吃饭的瘦弱弟弟,乌氏倮一狠心,将牛羊赶到无人的山坳里,手起刀落,直接宰了一头羊,兄弟二人饱餐一顿。
&esp;&esp;他可不像那几个牧童一样,笨到用“摔死了”这种拙劣借口,这样免不了受责,甚至送命。于是他便带着弟弟,赶着牛羊跑了!
&esp;&esp;当时乌氏部落已被长城一分为二,境内境外都有,往来也没有太大限制。他们逃到了秦关之内,乌氏倮还仗着自己面相老,尽管言语不通,还是想办法将这些牛羊卖了。
&esp;&esp;当然,乌氏倮被人狠狠讹了一笔,三头牛,十头羊,只卖了两万多钱,但那却是他得到的第一桶金。
&esp;&esp;若是当初萧关守卒也死板地将他们拦在关外,兄弟二人,恐怕早就被君长活活打死了,何来今日富比封君的大商贾?
&esp;&esp;在尝到做买卖的甜头后,乌氏倮开始了他的发家之旅,先搞到了暂住证“验、传”,获得合法身份。又将第一桶金购买牛羊幼崽,养两年就卖,然后用卖得的钱物购求中原丝帛,带到塞外送给戎王君长们,换回更多的牲畜。
&esp;&esp;就这样循环往复,绢马交换利润十分丰厚,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拥有的牛羊马匹,遍布山野,多到要用谷粒才能计数……
&esp;&esp;靠了海量的金钱做敲门砖,乌氏倮才能得到秦始皇的注意,登堂入室,让他拥有官身,为官府买卖。
&esp;&esp;“为商者最要注意的一件事,便是与人为善。”
&esp;&esp;反思自己这半辈子的生意经,再回头看看那几个牧童,他们得知自己不必黥面后,对乌氏倮投来了感激的目光。
&esp;&esp;“再过几年,我家或又能收获几个忠诚的徒附。”乌氏倮露出了一丝笑。
&esp;&esp;这些出身不佳,没有太多出路的恶少年,是乌氏倮商队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家子岂会屈尊受他这个戎商驱使,去千里之外运输货物?
&esp;&esp;所谓“良家子”,是关西诸郡一个特殊群体,数量并不多。
&esp;&esp;首先,要是除医、巫、商贾、百工、赘婿之外的人,在以农业为重的秦,他们都被视为末业,尤其是商人和赘婿,更是谪边的首选。
&esp;&esp;其次,良家子不仅自己奉公守法,以上推三代人,也没有家族犯罪史。
&esp;&esp;最后,良家子要有一定家产,奴婢、马、牛等动产,田、宅等不动产都在计算之,必须在十万钱以上……
&esp;&esp;能做到这点的,只有一种家庭:军功贵族。
&esp;&esp;他们尚武、骄傲,讲究“驷驖(tiě)孔阜,六辔在手,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esp;&esp;乌氏倮喜恶少年厌良家子,黑夫却正好相反。
&esp;&esp;“我听说新来的郡尉行县,每到一县,必先招良家子来见?”乌氏倮问弟弟。
&esp;&esp;“正是如此。”
&esp;&esp;乌氏延道:”不仅召见,郡尉还身披甲胄,亲御鞍马,选良家材力之士,驰射泾阳,讲习战陈。他当众说起自己从黔首一路做到中更的经历,对良家子们大加勉励,最后,竟招募众良家子入伍做郡兵……“
&esp;&esp;黑夫也算秦一统六国战争中的战斗英雄,他从黔首一跃为郡尉的事迹,也是极其励志的“传奇”,各县良家子受其鼓舞,遂踊跃应募。
&esp;&esp;“这位郡尉,虽初来乍到,却先抚大原之戎,又收郡兵之心,最后,还把良家子悉数征召入伍,这是一心想要做大事啊……”
&esp;&esp;乌氏倮若有所思,他当然清楚黑夫想做何事,但他的立场,却有些微妙。
&esp;&esp;“北地行政一旦收紧,则水必清,水清则无大鱼。”
&esp;&esp;到时候,他们家作为最大一条鱼,就不好混了。
&esp;&esp;再者,黑夫的战争目标,必是月氏、匈奴中的一个,乌氏倮每年都与两国贸易,收取贿赂,赚取大量钱帛,一旦战火燃起,边境不宁,乌氏倮的生意便要一落千丈。
&esp;&esp;所以他才忧心忡忡。
&esp;&esp;但再忧虑,黑夫已将至乌氏县,乌氏倮少不得挤出笑脸,来边界相迎,且再看看,此子会对自己用什么手段,来说服自己支持这场战争。
&esp;&esp;不是乌氏倮吹,若没有他积极配合,提供财力、牛马,黑夫的战争计划,恐怕会遇到许多困难。
&esp;&esp;末了,乌氏倮突然问弟弟。
&esp;&esp;“黑夫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esp;&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