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没有援兵,须卜盛和呼衍栏便失去了击败花马池秦军的可能性,他们眼下进退两难……
&esp;&esp;好在,一个从贺兰匆匆赶来的斥候,给了他们退却的理由。
&esp;&esp;恐惧写在那斥候的脸上,他匆匆跳下马,拜在须卜盛、呼衍栏二人面前,声音依然嘶哑。
&esp;&esp;“大当户,骨都侯,不好了,贺兰遭到了秦人袭击!大河边上,已有数个部落被摧毁,大火,一直烧到了青山峡!”
&esp;&esp;……
&esp;&esp;仿佛一个月前,匈奴对昫衍的暴行重现,哀嚎声四处响起,大河边宁静的匈奴部落,在遭到秦军突如其来的袭击后,登时惊恐失措。
&esp;&esp;部落的青壮都被大当户征走了,只剩下妇女和半大孩子手持小弓反抗,但数百骑秦人骑兵驰骋而入,手中的剑、铍毫不犹豫地挥向他们,四周顿时遍野横尸。
&esp;&esp;在杀掉所有还活着的人后,便轮到了羊群,上千头羊被射杀,身上插满了箭,羽毛竖立在尸体之上。
&esp;&esp;肆意屠戮一番后,骑兵们翻身下马,用燧石点燃随身携带的火把,往毡帐上投掷,干燥的毡帐遇上烈火,加上风势助阵,顿时烧了起来,一时间整个部落熊熊烈焰,滚滚浓烟升上天际,汇成了一片乌云,它将带给山那边的匈奴人以不安……
&esp;&esp;尸体、毡帐、羊群、草料,一切都被大火席卷,变成焦炭。这意味着,即便那些逃走的牧民回来,面对的也是一个饥寒交迫的冬天。
&esp;&esp;火光中,唯有一位白发苍苍的将军身骑白马,身披赤氅,立于战场边缘,目光注视着前方让大河水流变得湍急,也挡住了骑兵前路的巨大山岭。
&esp;&esp;这两道夹河的山岭被匈奴人叫做“青山峡”,是由贺兰山余脉、牛首山相夹而形成,十里长峡山水相依,两岸悬崖峭壁,必须绕到东南方数十里,才能避开它,然后,就能进入贺兰草原。
&esp;&esp;但李信知道,自己没那么多时间了。
&esp;&esp;半个月前,在接到秦始皇“令陇西发兵助北地郡攻匈奴”的命令后,他便带着一千骑兵,从陇西郡新筑的“金城”出发,顺大河而下,行八百里,一口气杀到了大河同乌水汇合处,名为“眴卷”的地方。
&esp;&esp;这里有匈奴人最靠南的部落,三百余帐匈奴人在此畜牧。
&esp;&esp;因为战争发生在东边,而北地郡在南边,仅剩的少数匈奴控弦之士都到乌水上游驻牧,却从未想到,敌人会从大河上游杀过来。
&esp;&esp;李信带人毁灭了眴卷的匈奴部落,将他们的牛羊统统杀死,囤积的牧草烧成灰烬,然后便马不停蹄地继续向下游走,一路上,如法炮制地摧残了七八个小部落,直到他来到了青山峡脚下,马蹄被这道天然屏障阻止。
&esp;&esp;是时候回头了,李信看看自己的部属,来时整整一千骑,如今却仅剩五百,大半掉队,少数战死,匈奴人十分勇悍,即便是女人,也能拉开强弓,对他们发动攻击,不少秦骑就吃了亏。
&esp;&esp;于是李信下令,不论妇孺,皆杀之!
&esp;&esp;有秦骑不忍此事,有些抗拒,但李信却没有轻易动摇,战争是无情的,在敌后造成巨大的恐慌,是他这次孤军深入的目的,所以手段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esp;&esp;但这场冒险,终究有极限。
&esp;&esp;“可惜啊,距离太远,补给根本运不过来,我那四千徒卒,只能落在数百里之外,沿河修筑亭障,不然……”
&esp;&esp;若再往前,他们就可能遭遇到匈奴闻讯返回的数千骑兵,孤军深入的后果,李信多年前就尝过。
&esp;&esp;李信按捺住带着五百骑兵,翻过这座峡谷,去袭击贺兰草原的念头,看向揪着一个胡人回来的骑将羌璜——他是黑夫属下羌华的兄长,兄弟二人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半。
&esp;&esp;“郡尉,此人负隅顽抗,方才射杀了两名袍泽!”
&esp;&esp;羌璜将匈奴青年往李信面前一按,但这人却尤不低头,梗着脖子瞪向李信,细长的双眼反射着火光,他是部落君长的儿子,奉命留守,不曾想,却遭次灭族厄运。
&esp;&esp;“是一条汉子,勿要难为他。”
&esp;&esp;随即,这匈奴人听到了白头将军一边说,一边让乌氏向导翻译的话。
&esp;&esp;“我听人说,匈奴人有一句俗话,胡者,天子骄子也!”
&esp;&esp;“匈奴有匈奴的骄傲,你们以为,只有匈奴能将毁灭和痛苦带给中原人,夺九原,掠燕、赵。”
&esp;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