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什么。
&esp;&esp;嗯,唐舰长被讨厌了,一定是这样的。
&esp;&esp;只有克蕾雅自己明白,真的不是这样,她没有生唐方的气,是在生自己的气。
&esp;&esp;对于艾琳娜当面逼婚这件事,她知道的要远比唐方还多。
&esp;&esp;“座天使号”抵达“阿拉黛尔”后,凯莉尼亚第一时间找过她,将那些看法,对未来的设想,唐方的性格不足,还有蒙亚人民的处境与需求一一分解讲述,希望她能够给予理解与支持,接受艾琳娜与唐方的政治婚姻。
&esp;&esp;克蕾雅不是芙蕾雅,做不到无视外物,就是单纯的要跟他在一起,任何阻挠这件事的人或事,都将被她全力摧毁。
&esp;&esp;一定程度上讲,克蕾雅与凯莉尼亚的遭遇有几分相似,都背负着仇恨与理想,只是因为人生经历不同,克蕾雅遇到了加西亚反抗军,相比凯莉尼亚,性格多了几分明媚,几分开朗,有更正能量的理想与人生观。
&esp;&esp;为了能够推翻斯图尔特家族暴政,解救蒙亚人民,贯彻加西亚反抗军的革命精神,她以前愿意为唐方做任何事,现在也愿意付出自己应得的名分。
&esp;&esp;他承载着许多人的希望,也包括她。就像凯莉尼亚说的那样。那小子本无大志,只是因为有人拿着刀子在后面一步一步逼他前行,才会有今天的局面。
&esp;&esp;马里恩说他是“东方的弥赛亚”是错误的,他根本不是一个合格的救世主。更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如果她想实现理想,给蒙亚人民以救赎,就必须成为逼迫他继续前行的一股力量。
&esp;&esp;“其实无论是寒光闪烁的尖刀,还是无微不至的温柔。又或者慷慨悲壮的牺牲,都可能成为他前进的动力。”
&esp;&esp;凯莉尼亚如是说。
&esp;&esp;克蕾雅想了很久,然后用力点点头,说了一声:“谢谢。”
&esp;&esp;她比谁都清楚,唐方身边有许多英勇的战士,有许多甘愿为他去死的兄弟,却没有像凯莉尼亚这样的具备大局观与成熟政治头脑的人辅佐,以往的他既要扮演指挥官,又要扮演军师,真的很累。
&esp;&esp;唐方床头落着多少头发。只有她知道。
&esp;&esp;他需要帮手,只是马里恩、维吉尼亚远在蒙亚国内牵制柯尔克拉夫一世,没有办法来此,还好有凯莉尼亚的加入,如今,她所提议的政治婚姻,正将越来越多的能人拉入“晨星铸造”的阵营,帮唐方分担那些压力与困难,成为推动他前行的一股动力。
&esp;&esp;要改变这个社会,给予受苦民众救赎。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
&esp;&esp;凯莉尼亚一脸欣慰的走了。
&esp;&esp;然后,艾琳娜的求婚成功了……
&esp;&esp;还是在凯莉尼亚的坚持下,“苏尔巴乔”对外宣布了二人的婚约。
&esp;&esp;唐方找到她,明确表明不会娶艾琳娜。之所以答应婚事,一来心中有愧,实在不忍心伤害女孩儿,二来可以安斯坦贝尔等人的心,安“艾蒂亚”民众的心,同时为自己解“阿拉黛尔”困局的下一步行动铺平道路。
&esp;&esp;艾琳娜实在太小。双方又是第一次见面,根本不可能产生什么感情,这不过是一场非常单纯的政治婚姻,当“阿拉黛尔”走出困顿局面,康格里夫的政治抱负得以实现,到那时节,自会与艾琳娜中止婚约。
&esp;&esp;换句话说,那样的安排只是权宜之计,非他真心所愿。
&esp;&esp;克蕾雅说自己理解,他没有做错,她支持他。
&esp;&esp;然而只有她自己知道,理解归理解,支持归支持,心里却无论如何迈不过这道坎,平常胡思乱想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应该可以接受芙蕾雅,因为那个单纯又天真的女孩儿实在让人嫉妒不起来,也恨不起来,但是到了艾琳娜身上,听着“苏尔巴乔”那些话,看着网络上对二人婚事的议论,总觉着心里不是滋味,酸酸的,涩涩的,心里像扎入一根绵针,隐隐作痛。
&esp;&esp;许多忧愁,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esp;&esp;于是这两日心情欠佳,才有了刚才那些谈话。
&esp;&esp;她不怪唐方,只是过不了自己一关。
&esp;&esp;正所谓胜人易,胜己难,所以才有那样的话,所以才有眼前的误会,只是又难以对他道出自己的心事。她答应过凯莉尼亚,这件事能不说便不说。
&esp;&esp;“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以后中止婚约,艾琳娜怎么办?不会伤心吗?不会有损声誉吗?她只是一个小姑娘,没有你想的那么坚强。”
&esp;&e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