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天下城就在长江之滨,早年没有这般规模,也不叫天下城,大新立国两百年之后,大新楚王不服皇帝,在东南起兵,自立为帝,三年间便征服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独西蜀未曾染指。
&esp;&esp;得了半壁江山的楚王便停下了北征的步伐,自觉大哥的洛阳乃天下雄城,自己也要有这样都城。于是广征万民,推山筑城,前后用了八年时间,建成了普天之下不次于洛阳的大城,取名天下,有定鼎天下之意。
&esp;&esp;只是劳民伤财,弄得江南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esp;&esp;楚王不思进取,又贪图享乐,没几年大新铁蹄南下,扫灭了叛军。
&esp;&esp;大新皇帝本想拆了天下城泄愤,时任宰相弥桓苦劝:“江南万民八载心血,若因私愤而毁,如何能服天下百姓,拆城耗费丝毫不逊于建城,黎民必将再入水火,陛下于心何忍?这天下城也可取天下归心之意,陛下何不广施恩德,福及江南百姓,百姓自会感激陛下恩德。”
&esp;&esp;如此天下城才保存了下来,不过为了显示洛阳的国都的地位,天下城象征性的拆除了一部分,比洛阳要小了几分。
&esp;&esp;众人自北门入得城内,城内繁荣不输洛阳,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esp;&esp;天下七国,以国力算,北周最弱,南楚最强。以地盘算,西蜀最小,南楚最大。以人口算,南越最少,南楚最多。
&esp;&esp;七雄并立,南楚独大,若非三十年前河东王谋反,南楚陷入内乱,只怕早就举兵北伐,逐鹿中原了。
&esp;&esp;如今南楚内乱平定,多年休养生息,这天下还能太平几日?
&esp;&esp;春意正浓,江南学子多外出踏春。至于那些姑娘家,小家碧玉也好,大家闺秀也好,都盛装打扮出来游玩,天地回春,公子小姐自然也要发春。
&esp;&esp;江南儿郎多是吟诗作对,以才学定高下,女子选夫婿也多以才学为第一标准。究其所以除了江南和气不好斗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西梁萧氏占了洛阳。
&esp;&esp;别看洛阳号称天下第一城,其实洛阳人口还不如西蜀锦官,若是与南楚天下城比,那更是堪堪过了一半。
&esp;&esp;洛阳本是大新政治经济文化的最中心,萧氏窃国,不少汉人以萧氏是异族为由不肯臣服,纷纷逃出洛阳,多少江湖宗门,书香世家更是举族外逃,其中大部分逃到了南楚境内。
&esp;&esp;南楚开国皇帝本就是大新末代皇帝的远亲,南楚立国自号天下正统,天下诸多势力皆以为然,纷纷投效。江南接收了大批中原遗族,那些人迅速与江南本地人同化,昔年大新的文化盛世也就转到了天下城。
&esp;&esp;徐子东几人一路行来,路上人来人往,不时会听到一些才子吟上几首诗,有“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这样的佳句,也有“红花别样红,白花似雪白”这般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esp;&esp;在北方都“高人一等”的杜从文,如今到了江南更是鹤立鸡群,寻常江南男子比徐子东几人还要低上几分,到了杜从文身前更是只能仰视。
&esp;&esp;杜从文走在路上频频引人注目,再加上模样不差,不少女子望着他不愿挪动脚步,好奇这是哪家的公子怎么生的如此高大。一些胆大的姑娘已经着人上前询问,杜从文俱是没有搭理。
&esp;&esp;那些女子却是不死心亲自过来询问,都说南越女子胆大,江南女子温婉,如今看来这话有极大水分,那些将杜从文围在中间的女子,哪里还有温婉可言?
&esp;&esp;围着的人不少,本来宽阔的街道居然堵了起来,徐子东几人好不容易挤了出来,那杜从文却还被围在中间。
&esp;&esp;这边女子对杜从文感兴趣,那边少年也对谢燮这般美人兴趣浓厚,纷纷上前自报家门,只求谢燮赐下芳名。
&esp;&esp;两处人群,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esp;&esp;今日是大楚兵圣,大楚唯一异姓王,大楚镇南王徐飞将七十大寿,世家子弟赏春,徐东爵可没那个闲工夫,连日赶路才到了此处,再晚了来不及与父亲贺寿,那就是罪过了。
&esp;&esp;前方众人好不晓事,三驾马车都能并排而过的大道都能堵得不能过人,是什么道理?有什么好戏?平日徐东爵还会停马看一眼,今日却是没有哪个闲工夫。
&esp;&esp;徐东爵用足了力气大喝道:“前面的人把路让开。”骑马的速度却是分毫不减。
&esp;&esp;堵在路上的人群听到喊声纷纷看了过来,待看清了那骑马狂奔之人,急急向两边让去。可那马来的飞快,路上人有多,便是让也让不过来,待得人群散开,路上只剩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