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要分。而且不只要分营,营以下也要分。五人为伍,十人为队,十队为行,十行为旌,三旌为营,三营为军……”
&esp;&esp;周武陵被张盼的想法震惊,打断道:“你哪里是在改军制,你连官制都在改。”
&esp;&esp;张盼不屑道:“破成旧习,改之何妨?”
&esp;&esp;周武陵摇头道:“事情没你想的那般简单,这样做没有姜浩言点头,那就不合规矩,到时候被人弹劾,很可能是杀头之罪。而且,你这样一改,军中那些大权在握的将军还不得恨你入骨,就是杨象升也不会站在我们这一边。”
&esp;&esp;张盼不以为然道:“我又不改他杨象升的钩镰军,要他站什么队,我要改的是眼前的两万人。”
&esp;&esp;周武陵低吼道:“你改两万人,没姜浩言点头,你改得了?姜浩言倒是不会反对你这样做,甚至还会大力支持。可这样做的后果你想过没有?你要让东齐所有的军马都视我们为眼中钉,肉中刺?”
&esp;&esp;张盼漠然低头,他知道周武陵说的没错。
&esp;&esp;徐子东不明所以,想不通其中道理,疑惑道:“怎么回事?”
&esp;&esp;周武陵叹道:“他想把大部分实权在握的将军往死里得罪。”
&esp;&esp;徐子东还是不明白,好奇的看着周武陵。
&esp;&esp;丑脸书生解释道:“幽州姓杨,冀州姓胡,青州姓左,徐州姓陶。不止李钊的幽州军叫幽州军,包括钩镰军,云州军等等在内,都可以称为幽州军,都是他杨象升的家底。就是你徐子东领着的两万人,烙上的也是杨象升的记号。若是按照他的改法,军以上肯定还有其他编制,可再多的编制,只要基础定下,就会限制住人数。人数一被限制,谁都没办法拥兵自重。到时候那些雄踞一方的大员会甘心?且不说别人,就是杨象升会甘心?他幽州军两倍于徐州军,却在改制之后和陶家平起平坐,他会认?”
&esp;&esp;徐子东依旧没弄懂,张盼却道:“若是让杨象升总领天下兵马,你觉得他还会反对?”
&esp;&esp;“你……”周武陵瞳孔放大,竟是无言以对。
&esp;&esp;张盼趁热打铁道:“军以上不再设编制,各州各道有多少人就给多少军的名额,四品将军统领一军,三品将军统领三军,二品将军统领六军,一品大将军总领全军。周武陵,你觉得还会有人反对?”
&esp;&esp;周武陵眉头一松,道:“这样的话阻力会少许多,可朝中会平白无故多出许多将军。如今大齐的四品武将不过三十余人,若是换做你的设想,岂不是那多出十来人。而那实权征字头的将军莫不是要被抹去,或者换成一种名誉头衔?”
&esp;&esp;张盼回道:“那有怎样?多出来的四品将军大齐又不是养不起,四征将军变成荣誉称号又有何不妥?你若是还想说三品将军不够,那四平之外再加四安,四定总该够了。”
&esp;&esp;周武陵找不到话反驳只得愤愤道:“你果然要改官职。”
&esp;&esp;直到此刻,徐子东才慢慢想明白二人在争什么,虽然还有不甚理解的地方,却总好过最开始的摸不着头脑。
&esp;&esp;制止还要争辩的张盼,徐子东轻声道:“我不怕得罪人,天塌下来有姜浩言顶着。到时候他姜浩言要是敢卖我,我就去找爷爷主持公道便是。我只关心你所谓的改制到底怎样才能弱化李钊的影响,让我掌控这两万人。”
&esp;&esp;周武陵还待要劝,却被徐子东的眼神止住,只得耸耸肩,静静等着张盼解释。
&esp;&esp;张盼郑重道:“改骑军为两营现在就可以做,但要改幽州军却要等到姜浩言同意才行。只要姜浩言同意,我们就把吃下来的冀州军和幽州军混在一起,再从骑军中抽出一千人加入其中。
&esp;&esp;适才我提到过麴义,既然他叫麴义,那我们就顺水推舟,再送他一个先登营,这一营全都是幽州人马。
&esp;&esp;然后将骑军一千人和幽州军两千人混为一营,其他的幽州军和冀州军打散分为两营。
&esp;&esp;骑军抽调的一千人从幽州军中要一千人补齐。幽州军还剩下的两千人跟李钊要过来编为独立营,只当是你的亲卫营。”
&esp;&esp;徐子东低头沉思,半晌才道:“这样的确能削弱李钊的影响,问题是他李钊会同意?”
&esp;&esp;张盼嬉笑道:“同不同意可容不得他,只要姜浩言同意就行,到时候圣旨一到,李钊总不敢抗命不遵。再说我们也没把他往死里逼,只要他接受改编,以后两军之一的主将必定是他,手下人马虽然少去一些,到底四品的帽子没变。”
&esp;&esp;笑意一冷,嬉笑化作冷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