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吉犹豫着,埃里暗自撇嘴,两人都跟着安吉拉看向她。只不过希望她给出的答案南辕北辙。
这时候,隔着并不拥挤的马路,他若有所觉般瞥过来,那双她曾经无比熟悉的眼睛,深邃地对上她。艾波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只觉得脸烫得像一团火,心脏像是放了一百只坏掉的钟表咔哒咔哒地乱走。
她该怎么办?她脸红了吗?他是不是看见她脸红了?该死的,她是不是该领着衣服揍他一顿,让他忘掉这一切?可她怎么忍心对那张脸蛋动手?要命了,四年不见这家伙怎么会这么特别、这么好看,真想……各种古怪、可笑的念头如同女巫坩埚里的魔药不断翻滚,咕噜咕噜冒着热气。直到全部蒸发,露出下面最大胆、真实的想法——
“嘿!迈克!”她朝他挥手,大声打招呼,“迈克!”
宽檐帽的军官最先反应过来,用力拍拍迈克尔的肩膀,像是在调侃。三人又说了几句话,他面容冷漠得像是松针丛林之下的白色花岗岩,两名同伴拽着他走过马路,来到她们面前。
互相介绍后,艾波才知道两位军官是迈克尔战友。“我们以前在同一机枪小组,后来分到了不同连队,去年在伤兵营重逢,这回也一起回来了。我叫约翰森?康纳,你们可以叫我约翰,他是埃伦?理查德。”金发军官笑容明媚,完全不像从前线下来的模样。
“纽约变化太大了,不知几位先生小姐能否带我们逛逛?”理查德拎了拎帽子请求道。
怎么会不愿意呢?当然愿意。
一行人沿着五十六街,往公园大道走。
艾波落在后面,与他并排:“什么时候回来的,爸爸妈妈知道吗?”
“上午刚到。”回答得言简意赅。
他真的变了好多。艾波还记得最后那一年,他和她的关系一度很亲密,一起阅读、晨跑、钓鱼,他是个负责任会照顾人的好哥哥,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她说话,他总是第一时间响应,不吝啬任何语言。
炮火与死亡的淬炼总是格外残酷。艾波一时不愿细问他这些年的经历、探寻改变他的因由,只能扯些似是而非的话题。
“桑尼第二个孩子也出生了,是女儿,妈妈说和康妮小时候一模一样。”
“是吗。”
“康妮在读女子高中,上个月她们募资义演,她参加了茶花女的合唱,在台上很漂亮。”
“很棒。”
“弗雷多去年在股市亏了几万刀,爸爸勒令他不准独自靠近华尔街。他和你写信说了这件事吗?”
“说了。”
不知不觉,天色逐渐暗了下来,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向天空投出一片光幕。七人在地铁站与车站之间道别。
四十多分钟的时间,理查德和康纳讲了不少战场上的趣事。不仅博得两位女士的同情心,更成为埃里克的崇拜对象,临行前互相交换了电话。
“迈克,”隔着同学、战友和喧嚣的纽约,艾波直视他,“你今晚住哪里?”
她想问当然不是这个,她想让他一起回家。他能听懂。
可他连看都不屑于看她,仅望着地铁站口斑斓的招牌,露出一个充满距离感的完美笑容:“还没有办完退伍手续,得住旅馆,有津贴。”
说完他又耸耸肩,补充道:“等忙完再回家。”依旧不看她。
这样啊。
直到他那变得宽阔、结实的背影消失在地铁入口,艾波收回目光,望向街角那棵在夜色中嶙峋的、却孕育着无数花苞的樱花树,不由自主笑起来,期待起它肆意绽放的那一天。
战斗是残酷的。
踏入太平洋的那一刻,这句话才血淋淋地在迈克尔展现真容。
在热带小岛闷热腐烂的空气里,战舰沉没牺牲的消息通过无线电不断滴滴传来。然后某一天,真正的夺岛战役开始了。
呼啸的炮弹自头顶和耳边飞过,在震耳欲聋的声响里捕捉长官那比蚊子叫大不了多少的命令,战友们的尸体一路从飞机场铺到一个一个山脊的拼死血战,血肉横飞之中,唯一的休息是龟缩在战壕掩体里紧张地抽烟。
那时刻,纽约的一切都像是薄纱后的昔日幻梦,父亲、母亲、桑尼、汤姆、弗雷多的脸总是一一闪现在眼前,想得最多的当然是艾波,他的笑、他的眼、他揍他时鲜活的神情……然后,香烟燃尽烧到手指,他一下子烫醒,麻木地拿起枪,奋不顾身奔入永无止尽的死亡。
鬼子像是永远杀不尽一样,疯狂地填补进来。整个太平洋乃至东亚就像一块巨大的磨盘,一视同仁地碾磨所有种族。
他后悔吗?并不。
他甚至为此感到庆幸。幸好他更快做出决定,来到这里见证地狱的人是他,而非艾波。
战争的伤害是全方面的、深入精神的。在几场战役的间歇,迈克尔见过崩溃自杀的人,更见过寻欢作乐、像虫子般只求一夕放纵的人。女人、男人,在极致的死亡威胁面前,所谓的界限变得没有那么重要。
临行前,艾波给了他一枚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