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管家之后只是过问了一次,得知郑府里是郑夫人身边的一个嬷嬷过去,她本人不会到场之后,她就更不在意了,反倒是准备送去白塔庵的衣物柴炭等物资更让她重视几分。
“是净尘师傅带着几个人收下的,她说让同您道谢,这些正是雪中送炭之举。”同喜亲自带着小丫鬟和两个小厮去送物资,回来跟许杏报告,“奴婢看了,她们庵堂后巷还真的收留了不少人,像是乞儿,也有几个老妇,咱们送的东西他们正好用得上。”
“有用就好。”许杏点头,“咱们也不图他们这点子谢,力所能及罢了。”
“正是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咱们作坊里也有好几个家里精穷的伙计,得了咱们这份工做,都很卖力,直说拿了工钱家里人就不用挨冻了。”同贵进来,听见她们的对话,便接了一句,“这样凭本事养家糊口不比坐在街上等一口施舍要强?”
许杏大为赞同:“正是这话,有这样的人,就证明我这作坊开得好,不光我赚了银子。”
“那也得是夫人,您懂得这么多,知道如何加工那红薯,才能开得起来这样的作坊。”同喜道。
许杏却不居功:“说到底啊,还是因为红薯是个好东西。”世界第一经济作物呢,可不是好东西?
施粥插曲
她们这里正说着,外头小丫头传话,说袁管家求见。许杏就叫他到花厅里说话。
袁管家见了许杏,也不罗嗦,直接道:“夫人,施粥的事儿遇上了些许麻烦。城中米贵,若按一开始的分量来办,需要多花上百两银子。”
“差这么多?城中好几家米铺,你都问过了?”许杏皱眉头,“是商户们抬价吗?”
袁管家摇头:“并不是,小人报了咱们府上的名号,他们不敢的。几家掌柜都同小人说了,本地本就不产稻米,都是湖广一带运过来的,原就卖得比南方略贵些,今年又天寒,运河结冰,无法行船,他们都是靠存货支撑,少了自然就贵。而且郑大人府上牵头施粥,几位参政、参议大人的府上都要参与,大家一起采买米粮,货源就越发紧张了。”
许杏点头表示理解,不过她并不想在这种形式主义的事情上花冤枉钱,只是这事情又不能不办,她想了一会儿,忽然问:“张彪家的这些日子一直在筹备粉条铺子的事儿,你知道吧?”
袁管家点头:“知道的。”他是府里的大管家,夫人和大人相知于微时,夫妻和美,也不分什么私产,夫人的动向他自然都是清楚的,不过他事情多,管不过来那些,张家的如今专门负责夫人的产业,他也没过问细节就是了。
“她正在这儿呢,方才还说筹备得挺顺利,并没提到粮食价格有什么异常。”许杏看袁管家想要解释,就摆摆手,“非是我不信你,而是我忽然想到,铺子里除了用红薯做原料,另外也就是要进面粉来做包子,是不是说明面粉的价格没有变化呢?”
袁管家放下心来,回答道:“正是。咱们府上也是吃面为主,采买的账目也没甚变化,毕竟本地就种麦子,粮铺里存货充裕。”
“那这样吧,咱们不施粥了。”许杏拿定了主意,“你刚才也说了,除了郑府,还有好些府第都要施粥,百姓们想来也不缺这一碗粥,咱们就出干的吧,支上大锅,咱们蒸包子便是,菘菜粉条馅儿,原料也不贵。”
“夫人,这……会不会不大妥当?”袁管家都不用计算,就知道在米价昂贵的当下,这样确实更经济,可是跟别的府上太过不同了些。
许杏摇头:“没什么不妥当的。都说了是做善事,能让老百姓填饱肚子就是好的,也没人规定必须得给百姓们喝粥吧?”
“话是那么说,可……”袁管家想得多了些,担心这样会得罪郑府。
同贵,不,应该叫张彪家的,听了这半天,弄明白了事情的经过,便开口道:“这有什么可是的?咱们在府里说实在话,现在老百姓们最愁的根本不是饿,而是冷!施粥?没有厚衣裳出门的穷人家连出来领这碗粥都做不到,也没见她们给施舍几件棉袄!左不过是为了给自己弄个好名声罢了,那么认真做甚?咱们府里的银子可是夫人一点点挣来的,怎么能随便糟蹋了?那施粥,若要不挨骂,都要熬得极稠,那得多少米多少柴?菘菜粉条馅儿的包子如何就吃不得了?”
袁管家让她连珠炮似的一顿说,只剩下了苦笑:“夫人,小人不是这个意思。”
许杏摆摆手:“我知道,你是担心人家都是施粥,只有咱们换个样子,会让郑府的人不快。大可不必,若有人问起,你就实话实说,米咱们买不起,包子是自家铺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大家垫垫肚子,至于郑府,不需要在意,大不了说些好听的,反正他们折腾这一场,本来也就是为了名声。”
袁管家只好拱拱手:“是,都听夫人的,小人这就去办。”
“跟张家的一起去吧,粉条都从铺子里拿,到时候一边分发菜包,一边宣传,呃,提一提咱们的新铺子。”许杏吩咐道。
对于这种打着做慈善的名义夹带私货给自己家打广告的行为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