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欲小说>高辣小说>满唐华彩> 满唐华彩 第764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满唐华彩 第764章(2 / 3)

&esp;转眼间到了天宝十二载。

&esp;&esp;癸巳,蛇年。

&esp;&esp;这已是当今天子在位的第四十一个年头,天下太平。

&esp;&esp;

&esp;&esp;元月初六,解县,盐湖。

&esp;&esp;盐湖上白茫茫一片,让人分不清是盐还是雪。

&esp;&esp;湖边的一座小屋中,元结正坐在炉火边,手里拿着一份册子在记录着什么。

&esp;&esp;他已在解县有些年头了,起家官是解县县尉,迁县令,一直都是围着这盐湖打转。无奈何,满县百姓的衣食,全都系在这些盐上。

&esp;&esp;当年上任之前,元结与薛白探讨过大唐税制的改革,已及榷盐之法的试行。这些年他默默无闻地沉下心来,在最贴近百姓的地方,反倒有了更多的感触。

&esp;&esp;忽然,风把窗户吹开,“啪”的一声响,之后有风雪灌了进来。

&esp;&esp;元结没有起身去关窗,因为他正好看到窗外,有一队人正从远处往这边来。

&esp;&esp;“县尊,有人来看你了!猜猜是谁!”

&esp;&esp;喊话的是解县的一个年轻人,名叫阿癸,没有姓,就是个在盐湖上讨生活的,大字不识却喜欢诗。仅凭一腔对诗的热情几年前常常凑到元结、杜甫、皇甫冉这些人当中聊几句,他们也没排斥阿癸,就带着这么个目不识丁的小民谈论诗词歌赋。

&esp;&esp;元结站起身来,推门而出,问道:“是杜子美回来了吗?!”

&esp;&esp;他在盐湖待得太久,已把这里当成家,才有“回来”二字。

&esp;&esp;阿癸跑在雪地里,很是兴奋,大喊道:“不是杜公,是另一个诗人,他的诗我也爱读!”

&esp;&esp;喊声传到了后方薛白的耳中。

&esp;&esp;薛白这些年一心官场,倒没想到自己在民间首先是个“诗人”,或可见唐人对诗的热爱。

&esp;&esp;他转头看向湖面上的雪,觉得这一切甚是干净纯粹。

&esp;&esp;前方,元结已从屋子里迎了出来,大步赶到薛白面前,抻长了脖子看了一会,揉了揉眼,哈哈大笑起来。

&esp;&esp;“真是薛郎,许多年未见了!”

&esp;&esp;“天宝六载覆试授官之后,便未再见到元兄了。”

&esp;&esp;“高了。”元结伸手比划了一下,道:“比我还高了这么多。”

&esp;&esp;他脸上是兄长般温和的笑容,说话间拉着薛白到屋内说话。

&esp;&esp;“年节还未过,这几日我休沐,便到此间来。盐湖上事情多,我在此,百姓们找我方便些。”

&esp;&esp;薛白目光看去,见他脸上的皮肤黑了些、红了些,该是被风吹的。

&esp;&esp;两人进了屋,元结便开始张罗着弄吃的,让阿癸再添些柴,又从屋外舀了些雪来,放在炉子里煮,下了牢丸。

&esp;&esp;不一会儿,炉水煮腾,牢丸全都浮了起来。

&esp;&esp;“给你尝些好东西。”元结笑着从桌上拿下一个瓷瓶,拔开瓶封,一股酸味便弥漫开来。

&esp;&esp;薛白不由好笑,道:“才过黄河,便能尝到山西的醋。”

&esp;&esp;“我就是为了这口醋下的牢丸。”元结道,“六载光阴,彻底成了河中府人喽。”

&esp;&esp;薛白问道:“六载榷盐,元兄可有何看法?”

&esp;&esp;“盐税是利器,却得谨慎,慎之又慎。如何说呢?简单说吧,比起租庸调,它可在更短的时间内收缴到更多的盐税,毕竟人人都要吃盐,而租庸调却是固定的,可你想,一旦把握不好,其祸害也就大了……”

&esp;&esp;关于这榷盐,元结想说的还有很多,可他说话间留意到了薛白脖颈上的伤痕,道:“对了,我听说你曾去了南诏。”

&esp;&esp;“是啊,走南闯北的。”

&esp;&esp;“这次闯北又是为何?”元结转头往外看去,只见薛白带来的护卫竟有二十余人,正立在屋外,任风雪吹袭,个个巍然不动。

&esp;&esp;在他看来,这是朝廷重臣才有的护卫规模。他却不知道,薛白这次把家眷也带来了,暂时安置在解县,今日薛白是脱离了队伍特意过来看看他。

&esp;&esp;“外放了一个官职,常山太守。”薛白道,“我与新任的河东节度副使、兼太原尹杨光翙同行,经太原往常山赴任。”

&esp;&esp;“四品官?”

&e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