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7章(1 / 2)

&esp;&esp;康熙只用时不时考校两个小家伙的进度就可以了,他第一次发现给孩子启蒙这么轻松。

&esp;&esp;不过换做其他孩子,这方法恐怕行不通。云安不仅喜欢问问题,还擅于发现问题。她问得一些问题胤禧和弘历答不上,还会来请教康熙。

&esp;&esp;比如云安就对各种天气现象感兴趣,天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会下雪?冬天为什么刮北风?

&esp;&esp;弘历他们平日读的书上没有,只能来问康熙。

&esp;&esp;康熙有的能答上,有的他也没仔细想过,只能再去翻书,或者问传教士。

&esp;&esp;大家都被云安带着开始思考自然科学的问题,她只要坐等答案就行了。而且她拒绝“阴阳五行”之类的观念,老祖宗的宇宙观虽然有一定道理,但细究下去就会和道德扯上关系,又会远离自然科学的探索。

&esp;&esp;康熙原本觉得自己对天文地理已经足够了解,最近却又多出不少疑问,他于是让传教士回欧洲帮他找些相关的书回来。

&esp;&esp;皇上对西洋的学问感兴趣,传教士们自然是十分高兴,甚至觉得离说服皇上信耶稣都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了。

&esp;&esp;康熙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又反过来带动胤禧、弘历等人,无逸斋内掀起了一阵学西洋学问的风潮。

&esp;&esp;云安这里每天都能收到系统提示,叔叔和堂哥们的生命值加的飞快,尤其九叔和九叔家的几位堂哥,短短一个多月,都凑够一年的寿数了。

&esp;&esp;后来她才知道,原来是因为九叔对西洋的学问感兴趣,还自学了拉丁文,家里许多西洋的书籍。阿哥们想了解这些,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问九叔家的弘相、弘旷,还找他们借书。

&esp;&esp;胤禟难得在小辈中出了回风头,十分得意。经过上次的教训,他这回没忘了汗阿玛,自己搜罗到的西洋玩意儿和书籍都呈给康熙。

&esp;&esp;康熙这时才觉得老九这小子还是有点用的,当着许多重臣的面夸了他。

&esp;&esp;胤禛趁机提出让胤禟负责内务府烧制玻璃的差事,他倒不是要帮胤禟,主要是这事儿最适合他干。之前康熙就透露过想让胤禟负责的意思。

&esp;&esp;康熙却没有立刻答应,而是敲打了胤禟几句,才装作勉为其难的同意。

&esp;&esp;如此一来,胤禟便觉自己能领到这个差事,都是四哥的功劳。对胤禛明显比从前殷勤了几分。

&esp;&esp;胤禛乐得不行,老九这些年跟着老八真是受苦了,被汗阿玛夸几句,领个差事就高兴成这样。

&esp;&esp;但他并没有趁机拉拢胤禟,还是和以前一样保持距离。这在胤禩看来,就成了胤禟宁愿去热脸贴冷屁股,也不愿和自己来往。

&esp;&esp;兄弟俩嫌隙更深,胤禩也愈发心灰意冷。十四弟春风得意,十弟作壁上观,现在连九弟也和他离心,他孤家寡人一个,还有什么好争的?

&esp;&esp;胤祯如今已经到达西宁,之前有人建议今年不可动兵入藏,他索性不着急,先接连弹劾一批当地的贪官,一是让汗阿玛看看自己的能力,二也是在军中立威。

&esp;&esp;康熙收到奏折,放心不少,老十四果然不是有勇无谋之人。

&esp;&esp;胤祯弹劾的这些人,康熙都命刑部严加查办,绝不姑息。

&esp;&esp;胤禛给德妃请安时,难得夸了十四弟几句。十四弟最近这几件事办得甚合他意。

&esp;&esp;德妃听大儿子夸小儿子,笑得合不拢嘴。这兄弟俩终于有互相欣赏的时候了。

&esp;&esp;胤禛还带来一个好消息,郡主有喜了。

&esp;&esp;德妃念了声佛号,“这孩子总算是熬出头了。”

&esp;&esp;“儿子刚给太后请安时,也跟老人家报喜了。”胤禛道。

&esp;&esp;“太后一定很高兴吧。”德妃笑道。

&esp;&esp;“是啊,太后还赏赐了些滋补的药材给郡主,郡主明日进园来谢恩。”胤禛道。

&esp;&esp;德妃:“……”这是让她准备赏赐的意思?不过孙女好不容易有孕,她这个当玛嬷的不能太小气,等胤禛走后就让人准备赏赐,有些是给郡主的,有些则是给未来重外孙的。

&esp;&esp;云安得知姐姐怀孕后,既替姐姐高兴又替姐姐紧张。赶紧许愿,姐姐一定要平安生下小宝宝呀!

&esp;&esp;次日郡主进畅春园来谢恩,太后和德妃都只叮嘱她要养好身体。

&esp;&esp;德妃更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