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没什么稀奇。
&esp;&esp;保不齐过几年,高产水稻也能问世了。
&esp;&esp;小堂妹这样托付,是信得过她。就凭两人之间一见如故,再见倾心的姐妹情,哪怕这小麦种子注定绝收,舒心也会接下来。
&esp;&esp;不过损失一些收成罢了。
&esp;&esp;更何况,高产玉米如此成功,耐旱小麦想必不会太差。
&esp;&esp;种好了,不但能发财,说不定还能立功。
&esp;&esp;重活一世,舒心当然知道皇上对粮食的重视程度。若乌拉那拉家能凭此立功,说不定真可以东山再起。
&esp;&esp;思及此,舒心又问:“我能把种子分成两份,一份留在娘家,一份带去夫家吗?”
&esp;&esp;她马上要嫁人了,不得不考虑夫家。
&esp;&esp;表哥虽是宗室子,通过了宗人府的考核,然在吏部也只是验封司的主事,一个六品小官。
&esp;&esp;订亲之前,舒心设法见过表哥一面,得到承诺,与她一生一世一双人,不会纳妾。
&esp;&esp;表哥为她放弃许多,舒心当然不能不为他的前途着想。
&esp;&esp;毕竟夫妻一体,丈夫有前途,妻子也风光,儿女也有依靠。
&esp;&esp;姜舒月信得过大堂姐,却信不过乌拉那拉家那伙人,也不想让他们跟着沾光:“这些种子本就是我给大姐姐压箱的嫁妆,为何要分出一半给娘家?”
&esp;&esp;“我知道乌拉那拉家对不住你,可娘家到底是出嫁女的底气。”说到底气,舒心劝小堂妹的底气反而不足了。
&esp;&esp;因为胤禛十分瞧不上乌拉那拉家。
&esp;&esp;也不怪人家瞧不上,上辈子乌拉那拉家成为外戚之后,确实没干过多少有利于朝廷的事。
&esp;&esp;尤其是长房,不拖后腿就不错了。
&esp;&esp;那是一点脸都没给她长,反而是她这个皇后一直想办法往娘家脸上贴金。
&esp;&esp;娘家确实不靠谱,舒心很怕糟蹋了小堂妹送来的天大机缘:“也好,我全都带走。”
&esp;&esp;还是自己亲眼盯着更放心。
&esp;&esp;“大姐姐明年几月完婚?”姜舒月这样问,主要怕错过农时。
&esp;&esp;两世为人,嫁得又是表哥,舒心并没有小女儿家的羞怯,大大方方回答:“明年三月底。”
&esp;&esp;今年订亲,明年完婚,在高门大户来说确实有些赶。
&esp;&esp;可她是大选被撂了牌子的,理由还是生病,额娘怕舅舅家那边嫌弃,节外生枝,才有了这样的安排。
&esp;&esp;所幸嫁妆一早就准备好了,只是婚期有些赶,并不会影响什么。
&esp;&esp;姜舒月闻言拍手:“这个日子好,够种一茬春小麦!”
&esp;&esp;舒心:“……”
&esp;&esp;第80章 变数
&esp;&esp;春小麦比冬小麦更耐旱,生长周期也短,虽然口感差些,但产量尚可。
&esp;&esp;想到产量,姜舒月给舒心打预防针:“这种小麦是我才试种出来的,亩产不低,在七百斤左右。”
&esp;&esp;这是在旱灾持续的大背景下估算出来的。
&esp;&esp;若放在丰年,轻松破千。
&esp;&esp;与玉米一样,最初试种的品种,都不是杂交的,方便自留种。
&esp;&esp;相比杂交的优质种,这种属于最普通的初代培育种。
&esp;&esp;饶是如此,还是把舒心惊了一下。
&esp;&esp;她可不是闺阁女子,她是做过皇后的,亲自种过地,也知道时下,乃至数十年后的粮食产量。
&esp;&esp;玉米终康熙、雍正两朝,直到她去世,也没听说被推广开。
&esp;&esp;小麦的亩产,丰年在两百斤左右,但一百斤或者更少,才是常态。
&esp;&esp;毕竟丰年少。
&esp;&esp;玉米是舶来品,听说在番邦产量很高,到了大清水土不服,被小堂妹给调整过来,倒是能说得过去。
&esp;&esp;可小麦本来就有,她在圆明园亲自种过,精耕细作的情况下,亩产堪堪一百五十斤。
&esp;&esp;如今可是灾年,亩产七百斤,她不是在做梦吧。
&esp;&esp;舒心掐了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