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5章(1 / 2)

&esp;&esp;三个月时间,母女俩敲敲打打,从?木制的到铁质的,将?各种基础机械改进了几回。

&esp;&esp;曲葳帮不上什么忙,倒是趁机又翻了翻书,找出了许多前人变法的内容——她还没忘记,除了将?人口从?土地上解放,寻找新的经?济出路之外,她和方淮还有改进税制的想法。而变法从?来不是什么稀罕事,每逢王朝积重难返,便总有人尝试变法图强,可惜失败的多成功的少。

&esp;&esp;成功的变法基本上都被?后世?继承或改善了,可失败的也未必就都是错的。至少能主持变法的人不会是庸才,他们提出的观点也有各自的道理,否者不会得到当权者的支持。

&esp;&esp;曲葳翻出这些前人的智慧,归纳总结了一番,私下?又寻机会向父亲请教了几回。等到方淮的“手工课”暂时停课,她也总结出了几条还算行之有效的建议。

&esp;&esp;比如将?丁税转移到田税上,没田的人自然不交税,少田的人也少交税,就不会再出现?乞丐也要交税的可笑?场景了。再比如鼓励商业,再从?商业上增加税收。

&esp;&esp;这时代的底层百姓大多自给自足,真正?有商业需求的大多还是有钱人,从?他们身上加税自然没什么问题。至于灾荒这种特殊情况,自然还有朝廷调度……虽然朝廷也不一定靠谱,但有没有这条改变都一样,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esp;&esp;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零碎的建议,看起来都是不错的想法。只不过这些建议从?头到尾,其实?都在损害上层阶级的利益,推行起来可想而知的困难重重。

&esp;&esp;方淮来做这些情况还好一些,起码她足够强硬,也有足够的监察。

&esp;&esp;于是等到三个月满,方淮心心念念的恩科开考后,她又把新税制也加入到了考题中去。

&esp;&esp;理政的第九天

&esp;&esp;变革的开始正源于这场恩科。

&esp;&esp;一开始方淮和曲葳只是想?选出?几个有想?法, 能办事的实用官员,可在?将新税制的一些内容加入到这场科考之后,事情的性质就有了改变——因为新税制的特殊性, 看懂了的人都不敢轻易掺和,因此明明是再严肃不过的科考, 也有许多人最后交了白卷。

&esp;&esp;能对自己的家乡有足够的了解和想?法,还能有胆子接新税制的茬,这样的人并不多见。以至于轰轰烈烈的开?展的恩科,最后录用的人不过?一掌之数, 算是创下了科举录用最少的记录。

&esp;&esp;不过?也还好, 私下里方淮抱着曲葳撒娇时还感慨过?:“我还担心这次一个人都录用不了呢。”

&esp;&esp;新税制的施行总要有人开?头, 不是方淮直接拿出?条例来颁布,下面的人就会老?老?实实去做的。因为这些条例触犯了太多人的利益,尤其包括能被帝王委以重任的朝中众臣, 如果是一味的摊派, 恐怕很快就会被手下敷衍推脱, 最终成为一纸空谈, 甚至祸害国民。

&esp;&esp;现在?方淮就是通过?恩科,选择了几个机敏且大胆的人,正好他们?在?科考时的答卷公布之后,本身的立场便也毋庸置疑。

&esp;&esp;对于这几个被录取的恩科进士而言,这是一场豪赌——这次恩科的选题如此特别,显然是皇帝亲自授意,新税制多半很快就会开?始施行。如果他们?能抓住这场机遇, 入了皇帝的眼, 就不必再按部就班的熬资历,平步青云并不是说说而已?。可同样的, 这新税制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做得好平步青云,做不好说不定就尸骨无存了。

&esp;&esp;当然,有关于这场豪赌的考量,早在?贡院答题之前,众人就已?经仔细考虑过?。绝大多数人选择了放弃,而押上赌注选择豪赌的人,也不会再有退缩的机会。

&esp;&esp;于是就在?踏入朝堂的第一天,状元自觉写?了封关于新税制的奏疏,呈递给?了皇帝。

&esp;&esp;这也算是一种默契,或者说是正式的投诚,方淮等待已?久——这封奏疏和请命没什么区别,在?朝堂上正式拉开?了改革的帷幕。而新科的几位进士正是这场改革的推行者,方淮一来就对他们?委以重任不说,甚至就连随着先帝驾崩而沉寂了数年的暗卫,也都被她翻了出?来。

&esp;&esp;暗卫这些年着实帮方淮背了不少锅,但这次却是真正派上了用场。不然没有人保护,方淮真担心过?不来几天,她好不容易选出?的几棵独苗就因为各种“意外”身故了。

&esp;&esp;……

&esp;&esp;朝堂上轰轰烈烈开?始了改革,除了新税制之外,也还有一些富国强兵的新政策。

&es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