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却是越说越起劲:“您这么些年过的可太苦了,淮阴王的确智慧过人,又英俊潇洒、文武双全。可他却早已心中有人,还气量狭小,英年早逝,您和他夫妻早已反目。现下还要为她守寡一辈子,这怎生了得啊……”
&esp;&esp;少女见春嬷嬷越说淮阴王妃脸色越来越白,也没想到其中有这样的故事,要说当初郑太后嫁的东宫太子,不过是何皇后的养子,就是何家的傀儡,不像淮阴王在江南有实权。
&esp;&esp;又听淮阴王妃道:“是我无用,不能替我母亲争气。二妹妹比我福气好,她为良娣时,也能让太子冷落太子妃,独宠她一人,又生下太子唯一的孩子,现在新帝驾崩,她又成了太后,她的儿子成了皇帝,我却没有这样的福气。”
&esp;&esp;春嬷嬷是淮阴王妃亲娘的陪嫁,听她提起自己亲娘,愈发抹泪道:“咱们夫人原本是个郑大将军的原配,最是个怜贫惜弱之人,本来见那纪氏和善妒和离,看她一个人带着儿子过活很同情,把她引为手帕交,哪里知道引狼入室,把你母亲气的青灯古佛一辈子。她们渣男贱女还有那几个野种好好地一家子,明日还要咱们顶礼膜拜。”
&esp;&esp;淮阴王妃哭个不停。
&esp;&esp;少女也没想到背后居然如此复杂,她只是听母亲提起说如今的郑太后当年在闺中时,论及才学,论起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却没有自家姑母强。
&esp;&esp;次日,她随着姑母进了皇城,羽林卫威风凛凛,玉石台阶层层叠嶂,气势恢弘。太后的寝殿内殿顶用白琉璃色瓷瓦铺成,水晶玉璧作灯,内柱上刻着向上盘绕的金龙,地面铺着金砖,更显奢靡华贵。
&esp;&esp;每往里面走一步,少女都觉得姑母似乎走在刀尖上,完全没有重聚天伦的喜悦之情。甚至拜见郑太后时,她惊讶的发现姑母和同样守寡的太后相比,姑母形同槁木,郑太后却是丰姿冶丽娇艳欲滴。
&esp;&esp;为何会这样呢?
&esp;&esp;再看姑母,因为行礼过多体力不支,如风中残荷般,竟然晕倒在地了。
&esp;&esp;第2章
&esp;&esp;◎换夫(上)◎
&esp;&esp;冀州乃北地,深秋之后,天冷风高。
&esp;&esp;空阔的侯府门前,四面八方都是风,风不仅仅能刮在脸上,还倒灌进阔大的衣裳裤管里。青年妇人紧了紧头上的昭君套,深深后悔自己没戴那顶连着披肩的卧兔儿,要不然冷的直哆嗦,进侯府穿堂而过时,还能听到阴风怒号。
&esp;&esp;然而来到正院,丫头们掀开帘子,一股热浪袭来,青年妇人解开头上的昭君套和身上的狐裘给一旁的人,恭敬的进里间去了。
&esp;&esp;这青年妇人娘家姓辛,人称辛大奶奶,估摸二十岁的年纪。她鹅蛋脸儿,鬓角修的整齐,头上戴着银丝髻,周围金累丝钗梳环绕,端的是十分富丽。
&esp;&esp;进到里间,连忙躬身请安:“娘,儿媳给您请安。”
&esp;&esp;昭节侯夫人纪氏坐在东边临窗的炕桌旁,背靠着半旧不信的兰茵引枕,她是个极其明艳的妇人,即便快不惑之年也极其有风情,笑起来尤其爽朗:“如今这个时节,你怎么来了?我不是说你如今有了身子,要好生养胎才是。”
&esp;&esp;辛大奶奶和纪氏的长子裴朔成亲之后,搬到离昭节侯府不远的铜陵坊住,纪氏不是那等折腾儿媳妇的人,也不喜欢繁文缛节,遂只让辛大奶奶每月十五过来请个安便成。
&esp;&esp;“婆母爱惜,原不该辞,只是今日儿媳来,是听闻妹妹病了,故而前来探望。”辛大奶奶最是知晓婆母最疼爱小姑,因此自己怎么着都要来一趟。
&esp;&esp;一提起女儿,纪氏忍不住心疼道:“你妹妹可是受了大罪了。”
&esp;&esp;原来几日前纪氏和婆母徐老夫人一起带着两个女儿进宫拜见何皇后,何皇后说自己膝下无子,遂留了她们姐妹和好几家的姑娘在宫里多住一日。只是没想到就这么一日,就出了事情,听说她们一行人泛舟湖上,不巧撞击到怪石上。船头抚琴的大姑娘德音被撞了下去落了水,划船的宫人也翻了出去,一时乱了起来,吕丞相的女儿情急之下拼命划桨,没想到越划越远。
&esp;&esp;二人都是北人,不会泅水,划远了之后船翻了,女儿抱着湖中怪石抱了一夜,早上才被人救下,回来便病倒了。
&esp;&esp;辛大奶奶双手合十:“真是阿弥陀佛,妹妹如今可服药了?”
&esp;&esp;“吃了一日的药高烧退不下来,还是大夫又加了黄连进去,才退烧,这会子正在歇息,等会儿我还要去看她。”纪氏忧心忡忡。
&esp;&esp;辛大奶奶抚了抚肚子,往周围看了看,有些欲言又止,纪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