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在怀朔其他人看来,贺兰定对郑枢有救命之恩。郑枢可不得唯贺兰马首是瞻,贺兰定让他干啥就干啥么。因此,建怀朔学馆应该难度不大。
&esp;&esp;谁知,贺兰定却为难道,“这我说了不算啊。”救郑枢的是郑令修,自己不过是收了好处办事儿而已。
&esp;&esp;再者,“我已经有个郑夫子了。”贺兰定对郑令修的小学堂很满意,识字教化已然初见成效,授课考核等也渐入佳境。
&esp;&esp;“那能一样吗?!”可朱浑喜嘟囔道,“都把人给教坏了。”
&esp;&esp;窦兴也点头,不禁想起鲜于安家的婆娘,如今都在鲜于部落一手遮天了!
&esp;&esp;见状,贺兰定懒得多费口舌,只道,“我贺兰家就一个小学馆,你们愿意搞学馆或是建书院,你们自己看着办,我不插手。”自然也不会帮忙。
&esp;&esp;窦兴和可朱浑喜铩羽而归,贺兰定没留两人用饭。
&esp;&esp;走出贺兰大宅,可朱浑喜打起退堂鼓,“要不就算了吧,干嘛非要请姓郑的当夫子,咱们镇上又不是找不到旁的识字教书的了。”
&esp;&esp;“嗯。”窦兴点头,心不在焉的样子,他还在琢磨“羊毛制品买卖大年和小年”呢。
&esp;&esp;而待两人走后,贺兰定自己却琢磨起来学馆的事情。
&esp;&esp;之前郑令修有提过,随着教学的深入,有些孩子天赋聪明,一点就通,学得又快,小学馆的教学已经无法满足这些孩子的需求,他们当要去学习更加高深的知识。
&esp;&esp;可是,去向什么人学习更加高深和专业的知识呢?
&esp;&esp;贺兰定原本是打算聘请自己原本的两位夫子,徐清和张肃。只是这事儿还不算着急,贺兰定便拖了拖,没能处理这事儿。
&esp;&esp;如今倒是出现了一个更加合适的对象——郑家二郎,郑枢。
&esp;&esp;第一百一十章
&esp;&esp;贺兰定在想郑二郎, 郑二郎也在想贺兰定。
&esp;&esp;额这话说的
&esp;&esp;准确地说,贺兰定想拉拢郑二郎给自己干活,郑二郎则在烦恼怎么报恩, 两人也算是不约而同了。
&esp;&esp;贺兰定先找来郑令修谈话, 想要旁敲侧听一下郑二郎的脾气、心性。
&esp;&esp;“阿兄自来天真烂漫不善往来交际”郑令修琢磨着措辞。
&esp;&esp;郑二郎作为郑家二子, 长在父母膝下, 多有溺爱, 又不担顶门立户的担子,可以说,从小是在蜜罐中长大的。
&esp;&esp;“阿兄饱读诗书, 尤爱山川水经志”简而言之, 就爱看些“课外书籍”, 正统书籍那是不怎么涉猎的。
&esp;&esp;有所了解后,贺兰定说明自己的打算,“之前你不是提过学生分流的事情么,我原本的打算是想聘请贵兄做夫子的。”如今听来, 似乎不怎么合适了。
&esp;&esp;闻言,郑令修直言, “阿兄确实不是适合。”一来, 郑二郎原本肚子里装的那些阳春白雪,并不适合怀朔的孩子们——怀朔的人们需要的是能够武装自己、能够与天地相搏斗的学识。
&esp;&esp;“此外阿兄为人比较保守。”郑二郎还指望着郑令修去嫁人呢,不仅天真,还非常守旧。
&esp;&esp;在郑令修看来,让阿兄按照贺兰定的要求去授课, 阿兄恐怕宁愿毒哑了自己。
&esp;&esp;“行吧。”了解情况后, 贺兰定也只能作罢, “学生升级分流的事情也只能先搁置一下了, 等我物色到合适的人选再说。”
&esp;&esp;这个人不仅自己要满腹经纶、知识渊博,而且要思想开放,能够接受贺兰定的一些“非分之想”。前者易得,后者难寻。
&esp;&esp;郑令修也可惜,倘若不是自己所学皆是内宅妇人的理家管事之道,那她自己就能上了。想到这儿,郑令修轻叹一声,叹自己的有心无力。
&esp;&esp;突然,贺兰定脑中灵光一闪,道,“何不自学?”
&esp;&esp;“凭你的天赋和悟性,必不比男儿差的。”在贺兰定看来,郑令修才十五六岁,放到后世也就高中生的年纪,正值大好青春年华,最是精力充沛之时,学什么都不算晚啊。
&esp;&esp;“边学边教,教学相长。”贺兰定一派大腿,觉得自己真是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
&esp;&esp;“这”郑令修迟疑,竟然可以这样吗?自己真的可以吗?
&esp;&e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