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说来也巧,昨日二皇子妃与其庶妹竟同时被诊出有孕。据说王妃庶妹因惊吓忧虑险些滑胎,太医院给开了不少安胎的药。”有人这般说道,语气是俏皮看热闹的,眼神是藏着讽刺的。
&esp;&esp;“天家有喜,碎尸案的晦气可就给冲过去了。”有人如此议论,不知是否真心。
&esp;&esp;“天佑我虞国,双喜临门。”
&esp;&esp;……
&esp;&esp;翰林院一天都在议论朝野的变动,章文昭混在他们中间听着,偶尔说一两句自己的看法,也是不痛不痒不惹人注意的。如此这般到了傍晚,他就痛痛快快下值回公主府去了。
&esp;&esp;第128章 三人结果
&esp;&esp;闹得满城风雨的碎尸案子落下了帷幕,这桩案子在八月十一定案,没两日就是立秋,谢洋君这择日问斩倒是挑的好时候,立秋一过就行刑,免去了拖延的可能。
&esp;&esp;因罪大恶极,谢洋君将在长京城最繁华的菜市口接受行刑,午时三刻问斩,死后受每日进出菜市的百姓踩踏,保证他罪恶的魂灵无法害人。
&esp;&esp;行刑当日,长京府府吏们在菜市口临时搭上了问斩台,府尹大人亲自监斩,他坐同样临时搭建的另一高台之上,一声“带刑犯”,府吏们压着神志不清的谢洋君上了问斩台。
&esp;&esp;谢洋君甫一出现,便遭到了百姓们的叫骂,而他在被囚车押送来菜市口的一路上,已经被百姓们扔过了烂菜叶与土块,形容狼狈。有人想扔石块砸他,府吏们怕他在问斩前先被砸死了,因而制止了这种行为。
&esp;&esp;其中最激动的自是蓝家二老,恨不能亲自上场代替刽子手将谢洋君的头颅斩下。
&esp;&esp;周诚任由百姓闹了一阵宣泄心中愤怒,看着时辰到了,将令签往地上一扔,“午时三刻已到,斩!”
&esp;&esp;原本浑浑噩噩的谢洋君回光返照般精神起来,抖如筛糠,身下渗出一滩水渍,却愣是一个字也说不出。倒不是他被人怎么着了,只是在死亡面前被吓得失去了反应之力。
&esp;&esp;百姓一时屏住唿吸,大人们纷纷捂住孩子的眼睛,只见刽子手高举鬼头刀,双目圆睁勐一用力,谢洋君最后也没能说出个话,血溅当场,从此再不能害人。
&esp;&esp;“好!”一声怒吼,却是蓝家老汉猩红双眼喊出来的,他亲眼见着谢洋君人头落地,报仇雪恨,怎能不快意。只是这快意并不能抵消丧女之痛,他拍手叫好,越叫声音越颤抖,最终哽咽不能自已。
&esp;&esp;行刑结束,府吏们一面收敛谢洋君尸首暂存长京府,若是谢洋君家人不来认领,过段时日便会扔去乱坟岗。一面将方才行刑的台子拆了,将现场血迹清洗去。
&esp;&esp;这件事告一段落,又过去几天,百姓们渐渐淡忘了发生过的凶案与问斩,晟景帝着礼部与钦天监商议了吉时吉日,就在五日后,吉时一到,命礼王宁长启出宫建府。
&esp;&esp;再择一吉时吉日,荆江王宁令佶就要离开京城远赴荆江,只是这吉日,定在了十月,宁令佶还能在宫里住一阵子。
&esp;&esp;荆江地处虞国东南,那里已有东南王坐镇整个东南地区,荆江不过是东南地界一座小城,宁令佶去了那里,无权无势仅有封地,还要受东南王的处处掣肘,再难掀起什么风浪。
&esp;&esp;不过晟景帝将自己儿子封去那里,多少是给东南王添了点赌。在自己地盘上多出个不能明着得罪的亲王,宛如在肉中扎了一根小刺,不够疼但终归是难受,且这刺还不能拔去。
&esp;&esp;然晟景帝想得好,章文昭却不觉得一个宁令佶能怎么样。尤其想到周散人,他就半点不担心了。连他都常拿周散人无可奈何,宁令佶又怎会是对方的对手。
&esp;&esp;他相信宁令佶这个荆江王定会当得生无可恋,说不定没过两年,就能传来宁令佶心思郁结而死的笑话。说白了,就是被周散人气多了活活气死的。
&esp;&esp;宁令佶远赴荆江一事,对章文昭还有些小小的影响,那便是有关封络。
&esp;&esp;当时说好尽快,如今事情都尘埃落定,章文昭问过一次,但封络那里解药研制需要的药材难找,催也没有用。
&esp;&esp;眼看着谢洋君处刑已过,宁长启也已出宫建府,两个最容易混出城的机会都错过了,章文昭最后决定,干脆等宁令佶出城去荆江时让麟楼把人送出去。如此,封络便更加安心地继续研制解药。
&esp;&esp;再看宁长启这一头,他从被封为礼王到出宫建府,拢共没有一个月,这么短的时间内要选址购材到造出一座礼王府出来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