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三大队那边有经常跑上海航行的船长船主的联系方式,回去请李处和马金涛帮帮忙,请他们帮我们发动下群众。”
收集走私线索,去码头发展线人有什么用?
论发动群众,那个初来乍到的王长江怎么跟“南通水师提督”比!
郭维涛越想越激动,咧嘴笑道:“没问题,我等会儿就去。”
江胜奇来南通这么长时间,对顶头上司的人脉有多厉害早领教过了,禁不住提醒道:“韩书记,我觉得我们不能只盯着江上,也要考虑到海上,我认为东启那边也要发动。”
“有道理,我再给上海区渔政局和东启农业局渔政大队的朋友打个电话。”
韩渝笑了笑,话锋一转:“撒网很简单,但我们这边要做相应的准备,最好成立个小组,等有了相关线索就立即去查实。”
“有线索不就可以去抓!”
“办案没你们想的那么简单,如果不对线索进行分析,就这么跑过去抓,万一抓错了怎么办?万一打草惊蛇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又怎么办?有些线索是需要盯的,甚至需要经营,只有等时机成熟了才能收网。”
“韩书记,我们不懂,我们听你的。”
“想扬眉吐气,你们也必须听我的。”韩渝顿了顿,似笑非笑地说:“其实我也不是很懂,但我们可以找懂的人联合,甚至可以返聘几位老前辈来指导我们。”
郭维涛好奇地问:“韩书记,你打算请谁?”
韩渝权衡了一番,如数家珍地说:“前南通港公安局刑侦科的蒋科长,前启东公安局沿江派出所的李教,水上分局水警四大队的前教导员贾永强和东启公安局前刑警大队长吴敏德,他们的办案经验都很丰富,并且他们都退休了。”
全是经验丰富的老前辈!
郭维涛乐了,禁不住笑问道:“韩书记,人家会来指导我们吗?”
“山上正好有一栋别墅空着,我请他们来疗养,他们肯定愿意。”
“也是啊,我们这儿环境那么好,空气那么新鲜,来小住一段时间有益于老前辈的身体健康!”
“警务顾问”
今天又下起了濛濛细雨,给江边带来了别样的浪漫。
徐浩然跟张宝庆冒雨赶到营船港2号锚地,走访锚泊在这儿的货船。
新官上任三把火,分管侦查科的顾局和刚从南京调来的王科,对侦查科的工作不太满意。
在支局正式成立之前,打私专案组办理的案件,要么是海关那边移交过来的,要么是各区县公安局移交过来的,打私办的主要工作是补充侦查,收集固定证据,然后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只有几起大案是打私专案组深挖细查的,并且线索同样来自海关和各区县公安局。
总之,在两位领导看来侦查科不能在办公室坐等线索,要走出去,要发动群众,要主动担当有所作为。
马关认为有道理,周政委也没说什么。
这么一来,就把张宝庆、徐浩然等侦查员搞得苦不堪言,每天都要出来物建耳目,收集情报线索。
可他们这些侦查员大多是从各区县公安局调过来的,几乎都是旱鸭子,对江上的情况不了解。眼前一抹黑,去找谁帮忙?
徐浩然转业回南通的时间虽然不长,但由于已去世的父亲是徐三野,人脉还是有一些的。张宝庆认为他应该发挥人脉优势,请水上分局、长航分局和海事局的朋友帮帮忙。
走私案件的管辖权现在虽然归口到了走私犯罪侦查局,但水上分局和长航分局一样需要成绩,人家真要是有线索抓个现行再移交给走私犯罪侦查局多好,凭什么帮这个忙把线索给你?
正因为如此,徐浩然没好意思去找王文宏、赵红星和小鱼,只能请韩向柠帮忙,在长州海事处和水上搜救中心的同志协助下来江上走访船员。
“走私的线索,公安同志,我们是内河货船,不是拉黄砂就是拉石子,怎么可能去走私?再说我们在江上跑的时间,都没在码头附近等着装货卸货的时间长,就算江上有走私我们也不知道。”
“是啊,查走私你们应该去问问那些跑海船的,找我们有什么用。”
两个船主都搞不清楚他俩究竟是海关执法人员还是公安,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有一句没一句的敷衍。
要不是海事陪他们来的,船主都懒得接待。
张宝庆早看出人家有些不耐烦,也意识到找他们真是找错了人,毕竟人家又不出海,天天在江上和船闸内的小河运输建材,走私对人家而言确实比较遥远。
徐浩然则笑问道:“刘老板,我知道你们平时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走私分子,但你们天天在江上跑肯定要加油,有没有遇到过油贩子?”
“以前经常遇到,后来严打抓了好多,现在很少了。就算有人家也不会把油卖给我们,只会卖给熟悉的船。”
高个子船主话音刚落,矮个子船主就笑道:“油贩子的油虽然便宜,但我们不敢轻易加。谁知道他们卖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