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欲小说>高辣小说>盛唐挽歌> 盛唐挽歌 第823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盛唐挽歌 第823章(2 / 3)

业影响甚大。

“你是说,修汴梁城,需要其他地方来的流民。将他们安置好,用于修筑城池,便解决了劳力问题。是这样么?”

方重勇若有所思的说道。

刘晏点点头道:“非流民不可。所以下官认为,这件事如果要办好,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现在还不是时候。一旦汴州周边打起仗来,自然就不缺流民了。到时候便可以大兴土木。”

“言之有理。”

方重勇长出一口气,他也不得不承认,刘晏说得很有道理,有道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很多时候,想到这些繁琐的问题,他就很心急,希望一鼓作气把它给解决了。

然而越是着急,越是办得慢。

方重勇的计划,在制定的时候,是非常保守的。

第一步,李璘登基,他这个节帅升级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外加殿前司的都检点,升级银枪效节军为禁军,并扩张兵马。最后形成一万职业化脱产精兵,五万可以参与野战的团结兵。

这个目标大概需要一年到两年时间去完成。

第二步,修建并完善汴梁城为都城,依托运河大力发展商业,静观时局变化。战略上以壮大自身实力为主,并适度向南面扩张。

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三到五年。

第三步便可以考虑打过河北,先收拾河北,再收拾河东,最后收拾关中,席卷天下。

这个过程在十年内完成。

该说不说,这个战略还是很保守的。

可是轮到执行的时候,方重勇却恨不得时间可以快进,一下子就到一统天下的前夕。就像是在电脑上玩战略游戏,“叮”的一声就搞定一项事务。

只有等脑子冷静下来以后,他才会沮丧的发现,这一切绝不会如规划中的那般顺利。

比如说,在不影响治下农业与商业的情况下,修个汴梁城所需的民夫,方重勇现在都凑不齐。他需要“对外扩张”,获得更多的劳动力,才能建起撑得住未来百年漕运经济的都城。

这其实是因为原本的规划,还是太看重于“和平发展”了。而在这个大争之世,汴州作为四战之地,是不可能如此安稳的。大战一定不会少。

战争红利,才是影响计划的重大变数。

“诶?你怎么还在这?”

方重勇忽然发现贾耽一脸尴尬的站在一旁,疑惑问道。

“节帅,下官……还没,没打欠条。”

贾耽不好意思说道。

“放心吧,那些钱苏家不敢收的,欠条就不必打了。”

方重勇摆了摆手说道,并未解释为什么苏家的人,不敢收那一罐子黄金做的开元通宝。

倒是刘晏比较好心,他笑眯眯的对贾耽解释道:“能拿出一罐金子做的开元通宝,就已经说明了你的本事,不用担心苏家不嫁女,放心便是了。”

贾耽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好像明白了什么。

建国大业之暗流涌动

祭坛的选址与建立,百官人选的拟定,科举的新开与选拔规则,募兵的数量与分配等等一系列杂事,都需要方重勇亲力亲为来拍板,不敢有丝毫懈怠。

永王李璘登基的日子,选在上元节那天,一切准备工作,都在紧锣密鼓中进行。

在李璘登基之前,方重勇还有一场奠定“新朝”根基的仗要打,马虎不得。

这天晚上,方重勇站在汴州府衙书房里,盯着墙上的规划图,凝视沉思个不停。他一直在为汴梁城的事情操心,哪怕到了夜深人静也没法停下来。

政治中心的必要性,对于一个割据势力来说,再怎么看重也不为过。占据长安或者洛阳,会成为众矢之的,无法安心发展,另起炉灶势在必行。

汴梁城改变的不仅是政治格局,还有经济格局。物流的便利意味着商品经济的覆盖区域也会大大提升,各州税赋转运的成本也会大大降低。

正因为重要,所以汴梁城不能马马虎虎随便应付了事。

按照规划,汴梁城的外城,需要周长四十里,才能将几条河流的主要渡口都囊括在内。而内城的规格,一般为外城面积的四分之一,而皇宫面积,又是内城面积的四分之一。

表面上看好像皇宫就是一座宫殿,其实已经比军事上比较常见,那种临时修筑的营垒大很多了。所需要的钱财与人力也不少。

李璘登基就好比是买新房一样,起码都有个毛坯房,也就是皇宫,才算是把事情糊弄过去。宣布登基就类比于买了期房,但房子还在建。

可以暂时不住进去,却不能一直不住进去,皇帝一直住州府衙门,那还叫皇帝么?

所以现在所有的压力全给到方重勇这边了。

“节帅,永王那边没有动静,休书倒是送来了。百官的名单,由韦子春代表永王过目,没有什么问题。”

严庄来到方重勇身边,低声禀告道。

李璘登基是各方共识,在方重勇“敲打”过李璘以后,那边也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