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欲小说>高辣小说>盛唐挽歌> 盛唐挽歌 第1130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盛唐挽歌 第1130章(2 / 3)

么时候,以什么方式上位。

方重勇觉得,解决凉州的吐蕃人,然后带着吐蕃俘虏回汴州,以献俘的名义举行演武,正是合适!

演武之后,那些“激动坏了”的丘八们,在汴梁城内兵变,直接把龙袍披在官家身上,簇拥着官家进汴梁城皇宫。

一气呵成!

携大胜吐蕃之威,没人敢出来反对,即便是李唐宗室之人还想闹事,也翻不出什么浪来。

方重勇现在叫元载回来,也是为了这件事布局。京兆尹振臂一呼,还是很有号召力的。把控住了汴梁城,那一切都好说了。

所以,这些事情的前提,就是要拿下凉州,以军功提高威望,为改朝换代提供合法性!

对于该不该禅让的事情,其实就是经典诡辩术。

一方可以说“天子有德者居之”,另外一方也可以说“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真要辩论,一百年也分不出胜负来。

所以,武力,军功才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把控政局的能力,最后才是施政的手腕如何。

政治是很复杂的,但权术却一点也不复杂,就那么几个关键,拿到了就能改天换地。

而政权可以存在多久,才是政治的优劣所在,那时候权术就好失去作用。

“大唐,很快就要成为记忆中的符号了。

新的开始,是发展的,还是混乱的开端?”

方重勇站在墙上挂着的那张大地图前,心中感慨万千。

夺权,很容易,甚至可以说他完全可能以较低代价完成改朝换代。只是,新朝廷可以顺利通过千年之交的历史十字路口么?

统治阶级的扩大化,贵族政治会走向末路是必然,参政的门槛会降低,人数则会大大增加。

以科举为核心的文官政府模式,将会不断改头换面,主导政治的发展。

土地会从公有制走向私有制,然后再次走向完全不同的公有制。正向练功可以发展,逆练神功同样可以发展。

这固然是时代的进步,然而在某个时间段以内,却又未必是好事。

如果没有长度超过百年以上的观察角度,谁敢言自己走的路是正道?

如同均田制在政治上是一件巩固民心的好事,但在生产力上,却又未必是最优配置一样,发展这个词汇具有复杂的含义,不能一概而论,更无法用所谓好与坏去分辨。

前世另外一个大洲的某个国家,即便科技已经发达到可以上天入海,政治上也不过是走到了东晋门阀共治而已。很多人依旧是奴隶,虽然冠以“公民”之称,连卖血都要交税。

看似发达,实则愚昧。足见科技可以决定政治是错误的,世道也不见得总在发展,大踏步倒退的比比皆是。

前世的记忆,现在已经无法给方重勇提供所谓的正确答案,在改天换地之后,也就意味着失去了遮羞布,也失去了替他挡枪的人。

再也没有任何借口可以找了。

未来的路,需要他自己走。走现代人也没走穿的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路。

说实话,压力有亿点点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说得轻松,做起来又如何?

微斯人,吾谁与归。”

地图前的方重勇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这个时代的孤独行者,要扔掉拐棍独自上路了。

面前的,将来的,全都是未知。

送一场风光大葬

李晟回到登州后,并未着急出征广州,而是专心处置了劫掠广州的胡商,在登州销赃的事情。杀人,追赃,登记造册一条龙。

按理说兵贵神速,接到军令以后,应该迅速出征才是常态,可是李晟为什么按兵不动呢?

其实倒不是他不想出征,而是天气不允许。

春夏广州海面上时常刮东南风,登州的海船若是南下,踩水轮的水手估计要把水轮踩冒烟,才能让船只勉强逆风行进。

再来个台风什么的,只能说想死也不是这么个玩法。

唯有等到秋季之后,海面上刮起西北风,船队才方便顺风南下广州。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排在第一位的。

时候不到,就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直到秋天到了,岭南也进入收割庄稼的季节。李晟盘算着这个时候出兵,应该遭遇的阻力会比较小,于是便带着登州本地兵马,以及银枪效节军一部,外加临时招募的水手,合计两万人。

乘坐海船,浩浩荡荡朝着广州杀来!

如今占据广州的,是岭南僚人部族首领黄乾曜、真崇郁,要说这两人是谁,估计汴州朝廷没有一个人能说清楚。就算是困守韶关的张九皋,也未必能说得明白。岭南遍地都是这种僚人部落首领,而且还经常换人。

在岭南,汉民数量是占少数的,当地僚人无数,各有部族,彼此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要不怎么就说岭南是唐代流放官员的地方呢。

现在这小猫三两只跳了出来,虽然占据了番禺城,却压根不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