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1章(2 / 2)

释。

“当物质高度发展到一定层级,一切皆可用金钱量之,必会催生空虚,进而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就像某些富可敌国的大佬不喜城市的喧嚣,向往自然风光与乡野田园。

时代本身亦然,长久的金钱物质至上必会促使此长彼消,失去平衡,精神匮乏不可避免成为常态,无关贫富,如同慢性隐性的绝症。人们自发寻求精神良药,又没有大佬归隐山林的底气与闲逸,便只得娱乐至死。”

闻言,经理的神色逐渐郑重起来,她没有出言打断,和之前的前台一样竖起耳朵认真听。

无萦却未继续输出观点,而是反问:“敢问经理,您认为酒店的本质是什么?”

酒店的本质?经理下意识想回答——为上位者排忧解难,彰显上位者档次逼格。

答案冒出的瞬间她意识到问题所在,酒店的附加价值已远远高于其本身自带的基础价值,如无萦所言,主营吃住,次营服务才是正常状态,现今各大酒店完全是颠倒的模式,酒店成了一种逼格标志,一种风雅高贵的名利场,充满了利益与算计,被金钱所异化。

通俗点说,现今的酒店以提高物质满足为本,忽略了对精神的呵护,客人不一定住得舒适吃得舒心,但有吃有住,各种优质的附加服务外加品牌的格调大多能满足他们的物质和生理需求。

诚然,这些服务所带来的一时娱乐和事业发展能够短暂填补精神空洞,却始终是治标不治本,兴奋过后仍是空虚。

当然最重要的是,在迎合上位者利益需求这条路上,帕吉里已经走到头了,没有晋升空间,除非换赛道,否则被拉扯下去只是时间问题。

可见“家味儿”这个看似荒谬的提议不是无的放矢。

家,理应如前人所言舒适、温暖、亲切,是疏解疲乏,释放自我的地方。

怎奈这个时代情感受金钱制约,无数人从知事起就开始为生存奔波,为争那一分一毛斗得头破血流。

家里温暖?每天清早出门,家里无人,每天深夜归来,家人已昏睡在床,再有亲情羁绊也敌不过日复一日形同陌路,非他们所愿,只是奔波劳碌的人没有闲工夫停下来与家人多说几句话,且很多时候家里也是战场。

此外,若单以拥有住所定义有家,那么绝大多数人都是无家可归,是最可怜的无根浮萍。经理同样是其中之一,她至今没攒够买房的钱,又不愿签奴隶契约向资本家贷款,便只能当租客。当代租客向来是极度渴望能有个家的。

以此为前提,假如有一个地方能满足人们对家的幻想,能够有效治愈“精神空洞”,能不需要付出剜肉放血的代价,那么这个地方必将成为大众心中的圣地。

毫无疑问,这条赛道顺应大众之势,与时代需求一致,纵会因自降逼格,脱离团体而遭排挤打压,但未来之路宽广绵长,绝非在老路上死磕到底能比。

有限的未来与无限的未来摆在眼前,选什么不言而喻。

何况经理总觉得这位年轻的女士话里有话,似乎并不单单是换赛道那么简单……

心中有了决定,经理不免思考起利益置换的问题。她和帕吉里该付出什么代价换取这个变更赛道的机会?

看穿她的想法,无萦眉眼浅弯,真诚道:“我需要一个不大不小的后台。”

不大不小的后台……

经理李明月和充当背景板的顾在欢与王姐皆稍作思考明白了她的意思,神色各异。

当代人哪有不娱乐的,李明月平时忙归忙,吃饭和六小时睡眠的时间总能挤出来,吃饭总不能干吃饭,总要就点下饭节目,《逐梦之星》就是其中之一。

和毕不了业的大学生周梓一样,李明月也是白嫖党,一来她得攒钱买房,二来经营酒店的可见过太多娱乐圈的脏事了,她对那些成了名的艺人观感都不怎么样,不同流合污的大明星除了顾华黎外基本没有能在这圈子活下去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