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姐姐顾苓依更黏路满了,两个人身体贴来贴去的也不避开了……
不过他们三个人全程形影不离呀,顾嘉儿边走边疑惑,没感觉这两个人背着她,有过什么增进感情的事情呢……
而路满盯住顾嘉儿的身影,眼神中蕴着温意。
“喂。”顾苓依用胳膊肘撞撞他的肩膀,凑过头来小声问:“你总看我妹妹做什么?”
路满摇摇头,没说话。
只是脑海中忽然闪过顾嘉儿和他在沂城的画面。
当时这姑娘以为他“濒临破产”、事业不顺,两个人一起蹲在马路牙子边上,顾嘉儿问他有什么帮忙的,路满摆手说不需要。
而顾嘉儿说的下一句话,在他脑中愈发清晰:
“就算我帮不上什么忙,大不了,我还能陪你一起蹲在路边叹气嘛。”
患难与共,不需要旅游的检验,早已见过真章。
…………
泰山的摩崖石刻遍布,从古有五元钱纸币后面的“五岳独尊”,风雅文趣的“虫二”(风月无边),到今有八十岁老者不服年迈而登峰留下的《登玉皇顶》,有新中国的元帅题写的“万山从”。
路满拿起相机拍拍停停,半道遇到一位青年男性,戴着粗框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时而在石刻碑碣旁端着草稿本,奋笔疾书;时而在瀑布附近驻足,来回踱步,似是思考推敲。
一路下山,路满等人连续三次,在摩崖石刻旁与他相遇。
初时只觉得大家下山速度相同,相互点头致意。直到第四次又碰上,男青年先笑了:“缘分啊,我先走,还是你们先走,都能在前面再碰上。”
路满伸手过去,微笑道:“路满,来社会实践顺带旅游的大学生。”
他又简单介绍了下身边人的名字。
男青年与路满握握手:“杨振东,目前是自由职业者,在桌子前久坐累得腰疼,出来采采风。”
自由职业,久坐,采风。这几个词落在顾苓依耳中,她顿感非常熟悉。
像极了某些网络小说作家,写请假条断更时的借口。
顾苓依给路满使劲打眼色,路满笑笑,低声对她耳语:“想问什么,就自己开口,你毕业时候的论文答辩,总不可能也让我当嘴替吧?”
顾苓依弱弱地瞪他一眼。
不过,有这个家伙在,顾苓依觉得就有很大的底气和支撑,自己也该试着,克服一些过于内向和胆小的习惯了。
“请问,您是写网络文学的作家嘛?”
顾苓依出声询问,对面的青年一怔,随即笑着点头:“是的。”
“我……”顾苓依一卡顿,她看看路满。
而路满递给她一个鼓励的眼神,她理了理语序,又继续说道:“听您说起这几个词,就感觉很熟悉……我特别喜欢看网络小说的。”
“哦这样的啊,我写小说也是因为自己喜欢看,男频玄幻看的居多。”
几人边聊天边走,路满听着顾苓依和对方的交谈,隐隐间总觉得,青年的名字有点熟悉。
“来泰山一趟,相当激发灵感。”杨振东说道,“天外村立着十二根龙柱,我总想把这东西和玄幻的大场面联系起来,写出来估计会是个不错的开篇。”
“东方龙在小说中出镜率挺高的吧?如果只是简单堆叠,可能会欠缺些出彩的吸引力?”顾苓依斟酌着问道。
杨振东听了,感觉路满身边的这个小姑娘是懂行的,于是乐得多讲几句交流一下。
“确实,需要和其他事物结合,要新颖宏大,才能创造经典。”
“泰山治鬼,附近的蒿里山还有地府相关的传说,龙…幽冥?龙…守墓?”
杨振东陷入自言自语:“目前这本就是‘古墓’开局,要不要换换?墓…坟茔……棺材?龙围棺?龙拉棺?”
杨振东摇摇头:“老书还在连载中,有时间慢慢构思,可能要过两年才开新书了。”
“那您写的是几百万字的大长篇啊。”
路满灵光一现,出声问道:“杨先生,方便透露一下您的小说书名么?”
“这没什么不能说的。”
杨振东说道:“《神墓》。”
夫妻相(除夕快乐!)
“哇!”
顾苓依一声惊呼。
“辰东先生?”
碰到正在追更的书的知名作家,顾苓依的开心肉眼可见。路满见状,摸摸她的小脑袋,帮忙说道:“这家伙是您的粉丝,《不死不灭》和《神墓》,她都很喜欢看。今天见到偶像,我不按着她,她都要蹦飞了。”
顾苓依呼呼点头。
辰东有些腼腆地笑了笑:“感谢喜欢,偶像实在不敢当——认识了就是朋友,我比你们大几岁,叫我东哥就行。”
路满翻出纸和笔,请他签个字。
顾苓依眼巴巴地盯着,如果没有其他人在,她真想抱住路满,然后自己甩起来转个两圈。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