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之气吧。
她这个大俗之人,总会不自觉的自惭形秽。
有客来,她自然是要接待的。
父亲只是在人来的时候露面寒暄了几句,随后就回自己屋子了。
沈家没什么堂屋,索性就在院子里的石台上。
“邱主簿,有失远迎。”
邱少隐身上没多大的官威,但却有股读书人的儒雅气质,让人望之起敬。
他闻声便笑道:“沈仵作不必多礼,今日下官是受姜县令所托前来探望,听闻你感染风寒,大人十分挂念。”
“鹿鸣宴在即,衙内事务繁忙,否则,大人定要亲自来看望你。这是大人命我买的药材,都是一些温补的药,可补中益气、扶正固本。沈仵作,今日可好些了?”
他说着便将几包药材递过来。
纸包上印着王记药行,是县城里一家不算大的药行。
“大人破费了”。沈缨面上露出几分诚惶诚恐,恭敬地接过药包,心中却觉奇怪,不知这邱县丞是会错了什么意。
就她和姜宴清的交情,还费心编了这么个笑话。
姜宴清会给她送药?送毒还差不多。
不过,她忽然察觉到一件以前没注意的事。
好像邱少隐见她第一次起就唤她沈仵作,而不是像别人似的,叫她疯丫头、霍三那徒弟等。
她又仔细观察了对方的神情,是和徐道仁那畏缩完全不同的坦荡自信。
沈缨推测他这是站到了姜宴清这边,如今颇受信任。
看不出,不显山漏水的邱少隐竟这么快暴露于人前,甘愿成为姜宴清的臂膀。
她本以为,这个人会是府衙最明哲保身的人。
沈缨心里转了八十道弯,随后恭敬地给邱少隐煮了茶。
待沸水三滚后,放入碾好的茶碎,都是父亲闲时碾的。
他做事一向精细,茶饼被捻得粗细均匀。
沈家没有什么上等茶,茶叶是沈缨带着弟妹上山采的,然后自己炒制而成。
味道寻常,但胜在新鲜甘洌。
她垂眼看着翻腾的茶汤,拢了拢衣袖,低声问:“不知邱主簿,有何吩咐?还请明示。”
邱少隐笑了笑,眼尾叠起的褶皱,让他看起来十分和气。
他似是无奈道:“沈仵作多心了,本官确实只是来探病而已,喝了这碗茶便告辞了。”
而后,他确实只喝了两碗茶,拿了一些她家的梨和瓜就回去了,仿佛真的是来探病。
但沈缨却不敢大意,他总觉得邱少隐这一趟定然是在暗示什么。
这一日,她睡得很晚,借着昏黄的油灯亮光,仔细看着一张纸。
上面写了邱少隐这些年来做的一些事情和亲近的人,百余字,清清白白的一个人。
她靠在床头合目思索,混合着查到的消息和邱少隐的话。
夜幕沉沉时,她忽然睁开眼,脑子里闪过几个字。
“扶正固本,王记药行。”
他指的会是那个意思吗?
第二日清晨,沈缨备了几分薄礼带着小妹出门。
去的是永昌最老的家族,王家。
或许是她多心,邱少隐出现在她家就本就古怪。
说不上哪不对劲,就觉得这个人不该登她家的门,也不该带什么话。
他那番话里有玄机,而她思索许久,或许,他是在向她传递某种信息。
比如,让她去拉拢王家。
官府不可能真的和林府及那些大族宣战,唯一的办法,就是联合其他势力。
芙蓉巷暂时退避,象征林家地位的文昌塔也被搅的灰头土脸,但林家依旧不可取代。
此时,百年老族的王家,便是现成的刀。
王家若起复,必然能分一分林家在学子间的势力。
百年名门,诗书传家,永昌第一个学院便是王家开办的玉山书院。
鼎盛时学子逾千人,尤其是玉山雅集。
三十多年前,能引来天下学子齐聚,其盛名,即便是现在的鹿鸣宴都难以企及。
a href=&ot;&ot; tart=&ot;_bnk&ot; css=&ot;lkntent&ot;/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