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心大手一挥,“让大郎也和离,正好咱们都和离过,谁也不嫌弃谁。”
德贵太妃看着竹心,总觉得竹心像极了春猎的那只虎。
人对虎有什么期望?难道还期望虎考个状元不成?人对虎的期望只有一点,就是不要吃他。
“大郎就算了,他哪有这份福气。你要是真和离了,母妃再给你相看个更好的。”
竹心在德贵太妃身边撒着娇,“还是母妃疼我。”
竹心走后,德贵太妃才反应过来。她不是要劝竹心不要和离的吗?怎么到最后反而是竹心和离后,她还要带竹心相看呢?
竹心回到乔府。
乔夫人把竹心拉到她的院子里说了许多莫名其妙的话。
乔夫人绞尽脑汁,说竹心和离的损失都被竹心一一反驳。
乔夫人的脑袋上冒着汗,老爷千叮咛万嘱咐让她一定要稳着竹心,不然下个被申饬的人可就是他了。
乔夫人一拍大腿,下定决心。
“竹心,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只要你不和离,娘答应你,你可以享受和离给你带来的所有好处。比如说不用请安,想去哪儿去哪儿。”
这算什么好处?她现在也这样啊。竹心准备给乔夫人下一剂猛药。
“娘,你说的不对。如果我和离了可以随便找小情人。那我不和离能找情人吗?”
乔夫人想了想,“也不是不可以,你开心不要再生乱就好。”
竹心,“……”
竹心内心大受震撼。朋友们,婆婆建议她开放式婚姻怎么办?
而打开格局后的乔夫人越想越有道理。
“娘还可以出钱再给你买套宅子,你别把人领家里来就行。”
竹心,“……”
婆婆不光建议她开放式婚姻,还出钱给她买房子帮她养情人,该怎么办?
有没有一种跟儿子和离,跟婆婆过的方法?
乔家,竹心挖空心思,想着如何去子留母。
御书房,宋鹤鸣抱着他表哥景兴帝的大腿,“表哥求求你了,你就如了竹心的愿吧。”
景兴帝看着腿部的人形挂件,无奈地叹了口气。
“造孽呀!”
第二天,景兴帝下旨准大理寺少卿乔子舒和女史关竹心和离。
愿两位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满朝文武吃瓜吃到怀疑人生。
乔大人和关大人因为一个寡妇闹着和离了,最后帮关大人和离成功的竟然是宋侯。
这事你品,你细品。
一段婚姻结束得如此难看,但感觉好像没有受害者,这是怎么做到的?
群臣一想不对,怎么没有受害者?上到陛下、贵太妃下到满朝文武,除了当事人谁不是受害者?
四月二十五,紫宸殿
景兴帝登基以来第二次早朝,群臣感觉恍如隔世。
文武百官都不纠结太宗到底是怎么死的了,他们都在人群中寻找乔子舒的身影。
“乔爱卿怎么没来?可是身体抱恙了?”
王远道,“奴才问问。”
后来文武百官后知后觉地发现乔子舒他爹也没来。
这时一个小内侍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
“陛下,不好了,小乔大人他……”
“他怎么了?”
“小乔大人他出家了。”
景兴帝,“……”
王远,“……”
文武百官,“……”
这辈子咱们扯平了
小乔大人出家了,群臣表示:他不信。
让我们把时间调回到昨天。
拿了离婚剧本,不,是和离旨意的竹心迅速收拾屋子里的东西,又招呼下人搬走一切。
竹心冷着脸看着乔子舒。
“咱们和离了,你可要如愿以偿了,以后想见谁就见谁。”
乔子舒面无表情,“我说了多少遍,我跟五娘是清白的。”
竹心想就冲他这面无表情的样子,之前挨他爹的那些打纯属活该。这时候的表情就该委屈巴巴的,眼睛得湿漉漉的,最好是红了眼眶。
现在乔子舒是什么样子?平静中透着挑衅,让竹心想到某部电视剧里的经典台词:清白二字,臣妾都说倦了。
真是村头的狗看见了都想咬他两口。
“清白?你张嘴闭嘴五娘五娘地叫个不停。你还清白?别侮辱这个词。”
“那你跟宋鹤鸣呢?你们清白吗?”
乔子舒像人机一样,说出竹心预先写好的台词。其实他对这整段戏是不理解的,两个人和离就不能好聚好散吗?为何非要弄得这么难看呢?
可当时竹心说,好聚好散没看点。而且没有戏剧冲突影响传播速度。乔子舒对此懵懵懂懂,应该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意思吧。
乔子舒这句话是吼出来的。
这句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