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乱,此是契丹内政,他的地盘,终究还是契丹的土地。今日圣上已经平定重元,契丹重归于一统,自然土地该收回来。”
庞籍道:“这种事,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于我来说,萧革走投无路,愿意献城,自然高高兴兴接下来。那个时候,贵国主还没有进大同府呢。现在朔州城在这里,你们派兵来攻,那就打过吗。”
听了这话,耶律仙童和吴湛对视一眼,都不说话。前线打不了胜仗,便就是如此。任两人说的天花乱坠,庞籍就是一句话,可以来打吗。来了打不过,那还有什么话说?
耶律仙童道:“且不说朔州,北边杨文广强取德州,又向东攻白水泺。这可是契丹地界,你们大军来攻,岂有此理!此事不在你河东路,我们还是早早到开封府去,与你们朝廷理论!”
庞籍道:“有什么稀奇!你们三十万大军在马邑,本朝总要应对。杨文广所部,无非是为了解马邑之围。仗要是一直打下去,他一路攻到中京又有什么稀奇?打仗本就是如此吗。”
耶律仙童懒得再跟庞籍说,只道:“相公,不知何时方便,送我们去开封府?你上报朝廷,也有不少日子,朝廷该有公文回来。”
庞籍想了想道:“你们既要去开封府,也不好拦你们。这样吧,我准备一番。两日之后,我派人护送你们去并州,到那里坐火车,就可以直到京城了。”
用人换地
杜中宵在官厅里,拿起今年刚刚殿试放榜的进士名录,从前向后看去。状元章衡,榜眼窦卞自己都没有记忆,心中有些不以为然。再看第三人罗恺、第四人郑雍、第五人朱初平,自己都没有印象,不由摇头。看来这一届进士,并没有什么突出人物。
一直看下去,到了惇等人,其余的还有几个好似有印象,却记不真切。
仔细一算,这一届里后世留名的人物竟然不少。特别是宋朝的几大学派,杜中宵有印象的,就有洛学程颢、关学张载和蜀学苏氏兄弟,竟然全在这一榜登第。
嘉祐二年科举,被后世称为龙虎榜,是整个历史上科举取士最多的一届,很少有能相比的。这一届欧阳修为主考官,一改文风,古文运动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他也回此遭到士子忌恨,省试结束的时候被公开辱骂,还好得到了皇帝的坚定支持。这一届的特点,榜单名次高的人物,大多没什么成就,反而是后面登第的举子,出了许多大人物。
杜中宵不长于文学,对此次科举并不重视,也不关心。直到现在殿试完了,观看榜单,才发现有许多史上留名的大人物,原来是在今年登第。
把榜单放下,杜中宵想了想,觉得这一届挺有意思的。自己有印象的人里,首先是文学大家,如苏轼兄弟和曾巩等,再就是开宗立派的理学大师,如程颢和张载等人。真正在政治上留名的,章惇和吕惠卿等人,大多都是王安石变法的干将。
由这一届进士名单,也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当时受到青状年官员的拥护,这一届进士,多数是其支持者。至于苏氏兄弟和程颢、张载等人,就不稀奇了。欧阳修倡导古文运动,他们应该是文风刚好相合而已。他们未必是第一次考科举,以前不能登第,这一次行了。
苏轼等人不谈,杜中宵在文学上并没有什么建树,他们还是他们。几个王安石变法的干将,却有些意思。今年如果夺到了朔州,经过两三年的军改,就可以对契丹进行灭国之战。灭了契丹,宋朝就真正再现了汉唐盛世,那个时候,也就没什么再敢阻挡政治改革了。这些新及第的进士,那时正当壮年,他们的态度,就非常重要。看他们在王安石变法中的作为,想来能出几个大人物。
正在这时,富弼进来,拱手道:“太尉,契丹使节已经到了并州,两日之后到京城。”
杜中宵道:“哦,正好十天,庞相公时间算的倒好。他们来了,就可商量一下,与契丹的战事什么时候结束。马邑一战,本就是契丹因怒兴兵,打不久的。再在那里僵持下去,契丹难以支撑,对于我们也是虚耗时间。现在军改在即,就是因为前线有战事,才没有开始。”
富弼道:“若是契丹使节到了,该怎么与他们谈?此次契丹来攻,总要给他们一点甜头,他们才会退去。不过,如果给的多了,仗岂不是白打?”
杜中宵想了想,道:“依我之见,朔州一定是我们的,包括马邑县。北边的德州,也一定不能归还契丹。有德州,就多了一个进攻大同府的方向。至于白水泺和九十九泉,最好也能让契丹割让,如此我们就握住了鞑靼的命门。其他的,倒无所谓。”
富弼苦笑:“我们现在所占的,也只有这几个地方。全部都要,契丹未必肯。”
杜中宵笑了笑:“我们不给契丹土地,可以给人。萧革献朔州之后,重元一直不肯归降,实在是倔强无比。我们可以把重元还给契丹吗,他们难道还不满意?一个重元,抵得上几州之地了。”
富弼一怔:“重元已是朝廷之俘,若是还给契丹,岂不——”
杜中宵道:“是啊,重元只是朝之俘,才可以还给契丹。
情欲小说